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语感教学研究 车敏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车敏
[导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开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多种阅读方法、有比较丰富的知识量以及较好的预感、丰富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枝江市江汉路小学  车敏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开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多种阅读方法、有比较丰富的知识量以及较好的预感、丰富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等等。最终提高孩子们的核心素养以及综合素质,为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就分析了如何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上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语感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语感教学;策略
        引言
        语感就是比较直接和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通过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和吸收能够将语感高度浓缩起来。语感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要部分,是现阶段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语感的培养和提升能够帮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从重视语言积累和强化语言训练两个方面分析了语感教学策略。
        一、重视语言积累,奠定良好的语感培养和提升基础
        在语言学习的时候,学生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高语感。其中一种是“习”得,这就是指人在自然母语的环境中往往会接触大量看似杂乱无章的言语材料,并以难以解释清楚的语言学习能力去学习语言。当孩子达到一岁半的时候,他们就会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律去说话,这就是语言习得的结果。而孩子在此过程中学习采用的方法就是听和看,这是孩子们积累口语材料的重要途径。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创设良好的母语环境,让学生多听和多读来获得语感。利用听来培养语感的时候,教师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第一,开展早读课,早读课上教师朗读古代经典给学生听。早上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间,通过朗读《弟子规》《论语》《道德经》等经典作品一方面能提高他们的高尚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感,真正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第二,在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活动时读中外经典作品,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帮助孩子们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让孩子们自主阅读中外经典。只不过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选择趣味性较高的经典作品,这样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第三,联系家长一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努力,让家长晚上读故事给孩子们听,这不仅能提高学生语感,而且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经过以上各种举措,发现同学们的语言积累有了量的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识字量也大大增多,可见,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另外一种则是通过“学”而得到的。要想积累丰富的语言经验和知识量,学生必须广泛阅读。首先,早上诵读,据调查显示,一个人早上的记忆力是最好的,加上多读多背,更能进一步锻炼记忆力,这也是提高同学们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重要方式。通过诵读和朗读,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了文章的内涵和真谛,随着朗读经验的增多,孩子们渐渐学会了抑扬顿挫的语音朗读方式、掌握了错落有致的节奏以及感受到了文章严谨的结构,久而久之他们的脑海中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幅与内容息息相关的图画。


其次,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是非常有限的,对于提高语感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实现广泛阅读,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等各种工具查找阅读资料。教室还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一个图书角,每天安排一个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
        二、加强力度开展语言训练活动,帮助小学生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通过说话训练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每一次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来引发孩子们思考,以及激发他们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欲望。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另一方面则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语感。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理解的时候,如果教师再加以鼓励,他们大多数都会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表各自的见解。只有为他们提供广阔得多练和多玩的空间,他们的语言文字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为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一定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实践和反思。比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祖父的园子》这一篇课文的时候,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就是针对这一句话开展提问环节,询问学生为什么短短的几个字,能把蜜蜂的神态描写得如此生动形象。这时孩子们纷纷发表见解,有的说是因为运用了胖乎乎和圆滚滚这样可爱的词,有的说是因为同时描写了蜜蜂的动作和外貌特征,还有的人说是因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营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
        2.在练笔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年龄的不同决定了训练的方式也会不同,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学习经验缺乏、学习能力比较弱,此时的练笔训练应该以摘抄优美语句为主,并将摘抄下来的句子反复进行朗读,甚至背诵,这一方面提高了语感,另一方面,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展练笔训练时,则主要以句式仿写为主,由教师提供一些关键词,让学生根据关键词扩写,以便于保证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语言组织能力。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祖父的园子》这一篇课文的时候,里面有大量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等。教师可以借助“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这一句子来开展句子仿写活动,首先让他们分析句子的特点,这一句子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手法,然后再让他们通过创设情境进行仿写,以便于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的积累、语言文字的有效训练都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积极的情绪,以便于对语文这门科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参与语感培训活动中来。语感的培养和提高还有利于促进孩子们智力的开发、个体潜能的激发、个性地发展以及身心和谐发展,迅速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进而从学习中最大程度获取知识,最终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梅.小学高段诵读教学语感能力培养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2]付欢欢.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济南:鲁东大学,2018.
[3]覃怀忠.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感培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