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互动教学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周刚强
[导读] 小学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体育精神、身体素质和情感的重要课程,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也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无畏艰难、敢于竞争和相互协作的品质。

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管理区营田镇学校  周刚强  414418

摘要:小学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体育精神、身体素质和情感的重要课程,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也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无畏艰难、敢于竞争和相互协作的品质。本文首先分析互动教学的特点,而后提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互动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体育;互动教学
        前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当前的小学体育活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让体育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课堂中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其增强体育训练中的互动,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增强体育教学效果。
        1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互动教学的特点
        第一,平等性和民主性[1]。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不可侵犯,教师则在课堂中发挥指导性作用。在互动式教学的实施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促进其综合素养和个性的发展。平等性和民主性是保证互动质量的重要条件,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各尽其才,实现共同提升。第二,具体性。互动式教学的具体性指的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要有明确的手段、方法和目的。开展互动式教学前,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和详细的互动方法与手段,思考想要达到的效果,这样才能保证互动式教学的高效性和有序性,体现互动教学的价值和意义。第三,不确定性和开放性。体育教学活动在室外开展,场所具备一定开放性,学生和教师的身心也有一定的开放性。互动过程中,师生的行为思维和心理也有开放性,结果是不确定的。比如,在教学排练球产生了不同的动作和姿势,这就是互动式教学结果不确定性和互动形式开放性的体现,教师以具体教学目标为根据,在课堂中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用互动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最终实现课堂教学。
        2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互动教学的对策
        2.1重视课堂中的协商
        小学生开朗好动、性格活泼,因此在互动式教学中也需要一定的规则来约束学生,但是如果只是教师来制定具体的规则,会导致学生在被动服从的情况下感到无形的压力。我们要营造的互动式课堂是平等民主的课堂,因此可以邀请学生制定相关的规则,让学生具备发言权。应用新的策略,提供交流协商的机会,都是建立师生平等关系的基本纽带,在课堂中可以首先说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告知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能从集体角度和自己角度出发进行思考,进而制定具体的规则。在学生掌握主动权之后,他们可以认识到制定规则是为学习活动服务是为了保证每个同学的体育训练效果。


因此,小学生会倾向于遵守这些规则,在互动中遵循具体的要求来进行训练,这样的互动教学效果更好。
 2.2采用游戏方式互动
游戏是多数学生喜爱的体育训练方式,在课堂中引入体育游戏能激活学生的互动需求[2]。在涉及游戏的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巧妙的整合游戏与体育训练,这样才能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同时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比如对于跳绳这个体育训练项目,组织学生参与计时跳绳的游戏,比一比谁在两分钟之内跳的最多,在跑步教学中开展障碍跑游戏训练,要求学生通过快速跑躲避障碍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这些游戏的内容新颖且有趣,就会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提升体育专业素养,善于结合学生的身体运动情况和具体教育内容,这样能保证体育游戏的针对性和教学效果。
 2.3科学进行课堂分组
想要达到预期的互动效果,必须在以小组为单位的体育运动项目中科学分析,这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3]。在分组过程中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运动情况,尽可能让各个小组的体育水平相当,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发挥分组训练的激励作用。例如,在武术教学中,根据学生对武术动作的掌握情况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都有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才能实现组内的一帮一体育优等生,可以带动其他后进生,进而提升本组的整体水平。在检验学生运动成果的过程中,采用小组集体表演的方式鼓励组内的互助和互动,这样有助于激活成员的积极性。体育课程和理论性课程有一定区别,每个学生对各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有差别,所以也可以利用兴趣分组的形式,把对一个项目感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这样便于教师开展针对性指导实现因材施教。比如在调查学生兴趣爱好后划分跑步组、跳高组、跳绳组和篮球组。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来选择小组,在科学分组的前提下开展相关活动,这是保障互动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
 2.4师生共同参与课堂
体育课堂教学包括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部分,其中学生的学习是主体,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环节中,通过师生的趣味互动来增强体育教学的效果。为了营造活跃而轻松的氛围,在某些训练项目中师生互换角色,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激活学生的体育锻炼欲望。比如,在体操教学中安排动作规范的学生做示范,帮助教师纠正其他学生的错误动作,在足球或篮球教学中安排学生做评委或者裁判,让学生从教师角度来纠错或者评判,以此来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意识,使其体会到不一样的乐趣。教师也可以加入到某一个小组的体育活动中,从学生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并且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激活组内训练氛围。
 总之,互动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方式,体育教师要在认识互动教学重要性的前提下,善于采用多种手段来组织课堂,帮助学生体会并且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真正实现阳光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剑.体育互动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分析[J].科普童话,2020(14):138.
[2]李倩峰.探究小学体育有效互动教学的策略[J].才智,2018(27):136.
[3]姜东升.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问题[J].学周刊,2018(25):163-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