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教育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陈桂云 彭倾辰 彭丹丹
[导读] 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特色鲜明、差异优势突出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高等教育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长沙医学院  陈桂云 彭倾辰 彭丹丹

摘要:当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特色鲜明、差异优势突出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高等教育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能够有效满足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高等院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搞好实践教学,建设与学校资源和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能够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社会经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决定了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不同的人才需求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需要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来培养。深入研究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需求结构和需求变化趋势,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高等院校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1.高等教育市场营销人才培养选择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社会对营销策划执行人才和中低层销售管理人才存在着大量的需求,这为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公众对大件消费品和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多,诸如房地产营销、汽车营销、保险营销、投资理财产品营销等专业营销人才需求快速增长,为高等院校扩大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规模、突出办学特色、培养差异化的专业营销人才提供了发展空间。
        2.几点思考
        第一,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高等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应结合本地区社会需求和教学资源,突出办学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强对专业营销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扩大人才差异性,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第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
       第三,转变人才培养要求,在强调技能教学和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工作态度的教育,由知识、技能、态度转变为态度、技能、知识。第四,重视基本能力培养,强化核心能力培养,突出专门能力培养。
       二、几种主要教学模式
        1.问题中心教学模式
       问题中心教学模式的起点是工作实践中可能产生的问题,终点是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问题中心教学要求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为做而学习;强调学习的有效性和对问题的解决情况,使学生尽快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的设计要由简单到复杂,由易而难,逐渐深入。在教学组织上,要求教师要设计好问题和实践环节,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把具体的问题抽象到一般现象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
        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育服务的需求者和学校的“教学产品”,学生的工作能力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
        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要求在培养目标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材的选用等各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围绕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教学的互动性,通过态度、技能和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一体化培养模式
        现代市场营销的核心是目标营销,营销工作涉及从产品设计开发到报废处理的全过程。
        一体化教学要求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和学习中提高”;教学的基本模式是边学边练;教学的难点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使实践活动涵盖理论课程学习的全过程。
根据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结合全国统一的营销师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设置和安排,借鉴发达国家一体化教学的成功经验,探索市场营销一体化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三、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关键。根据教学模式的不同,对实践教学的设计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基于工作任务设计和基于营销过程设计。
        1.基于工作任务的营销实践教学设计
       基于工作任务的营销实践教学设计基础是工作任务明确;目的是通过营销实践完成规定的任务,达到预期目标;评价标准是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或完成程度。
        2.基于营销过程的实践教学设计
        基于营销过程的实践教学设计涵盖整个营销过程,从市场调查和投资决策开始,包括项目选择、产品选择、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营销策略的制定和调整、谈判、物流、结算、售货服务全过程,涉及市场营销全部专业课程;目的是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市场营销工作的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评价标准是营销业绩。
        3.几点思考
        第一,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高等教育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形成“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和学习中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学习的目的是指导实践,提高实践的有效性;实践不仅是验证理论,更是使学生通过直观的、现实的、形象的营销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市场应变能力和营销技能。
        第二,营销实践教学的多样化。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案例教学、实验实训和营销实践教学三种形式。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情景模拟和实验实训,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营销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和营销工作能力。
        第三,实践教学不能搞一刀切。实践教学内容设计要符合学校教学资源情况和学生实际,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参与基于营销过程的工作实践教学。
        第四,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践教学设计与营销过程实践教学要相互协调。从内容构成来讲,营销过程实践教学是从营销工作整体出发,主要培养学生市场营销工作能力;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践教学是将整个营销工作根据具体内容分解为不同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协调两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资源、学生情况、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设计实践教学。
        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和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探索特色鲜明、针对性强、具有较高市场应变能力和营销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仍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王江.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2]徐秋儿.提高学生的技能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课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7).
备注:课题“融合双创理念成人高等教育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编号:湘教通【2018】436号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