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曾美娜
[导读]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反映了教育学的内在规律其对初中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东莞市沙田实验中学  曾美娜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期,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缄默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不仅仅抹杀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课堂效果往往也不甚理想。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19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改变了初中音乐教学的课堂模式,极大的提升了他们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 设计教学 实施教学 音乐素养
        在我国,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逐渐传入我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正逐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推广开来。其中,教学的设计、教学的实施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音乐教学最为关键的部分。
       一、“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
        学生是音乐教学的主体,而非简单的听众,“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音乐教学最首要的工作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深入地了解初中学生学情,“量体裁衣”,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
        1.教学目标——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传授变得更为重要。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 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除了知识目标,还应包括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终身学习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倡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等。如在综合课型《走西口》教学设计中,能力目标可以设计为:学生通过这节课学会如何探究民歌风格形成;在学唱课型《渴望春天》中,能力目标可以设计为:学生能用明亮的声音分声部进行合唱;在欣赏课型《悲怆》中,能力目标可以设计为:学生能掌握如何运用音乐要素对歌曲情感进行分析等等。这种以“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的设置,为初中音乐教学指明了方向,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教材内容往往是有限而单一的,这些内容对中学生来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的关注应从“教师教了什么”转移到“学生学会了什么”上来。初中音乐教学应跳出“教材”的范围,让更多的资源进入课堂,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不再唯教材而学习。比如在《半个月亮爬上来》的合唱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聆听不同演唱形式的《半个月亮爬上来》,让学生感受不同演唱形式带来的美的享受;再比如通过《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的教学老师可以给学生聆听、观看《溜冰圆舞曲》、《幻想圆舞曲》、《忧郁圆舞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圆舞曲,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这些丰富的教学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
        3.教学模式——多元变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多媒体应用进入到初中音乐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音乐课堂,通过互联网,教学的模式也悄悄发生了变化。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性质、授课内容的不同,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选择适合的音乐教学模式,使课堂效果更加生动。例如,欣赏课中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课前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手段了解、学习音乐作品相关内容,在课堂上学生将课前学习的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对作品进行探讨,给了学生更多交流或展示的机会。合唱课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慕课的课堂模式,邀请外校名师、专家远程在线给学生们进行指导,本校老师线下引导、组织学生采用小组活动、协作式、个别式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师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资源也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了信息技术下的音乐课堂模式更好玩、更高效的变化。


不管是翻转课堂还是慕课的教学模式都给学生创设了更多探究、合作以及互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创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这些“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模式给我们的初中音乐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也都促进了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学
        相对于教学设计,教学的实施也是整个教学的关键。我们初中音乐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都应该始终关注课堂环境的营造、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评价的主体等关键要素。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学音乐课堂氛围应是轻松、愉悦,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表达观点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彻底改变“师生之间缺少相互了解,少有深层互动”的状况,经营好师生关系,真切的关爱学生,与学生多交流、多互动,才会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交流,积极发表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允许有不同的观点的提出,这些不同的观点通过师生讨论,最终形成统一的观点,而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搭建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1]
        2.明晰“主”与“导”的课堂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首先在观念上要进行转变,牢固树立“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等观念,让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切实改变“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老师转”“教师照‘案’宣讲, ‘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其次要把时间还给学生,从时间上来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40分钟要掌握相关音乐知识及技能等其实非常有限,因此,在这个有限的时间里,教师作为幕后的总指挥,要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给与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踊跃参与到课堂中,主动的开展学习,积极的探究知识,从而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轻松、融洽。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改善促进学习效果。
        评价环节在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纽带,也是学生反馈自己实际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途径。因此,教学的评价应更关注学习的过程,通过各种评价的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给予有效的指导。而在这过程当中应采用除了教师之外的多主体的评价方式,更多地鼓励学生及其同伴参与到评价中来,并对自己学习的反思。比如学生们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同伴在音乐演唱中的音色、音准、节奏、速度等进行评价,学生在互评中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能让他们知道歌曲的正确演唱,的极大的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应给学生提供与之能力目标相对应的评价标准,并让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从而激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更加负责。比如,在音乐课堂中,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探讨音乐知识的内涵以及对作品进行音乐要素的分析, 采用学生互评教师总结点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极大的改善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反映了教育学的内在规律其对初中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围绕“以学生中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学习上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素质的全面发展。

[3]参考文献
[1]尹文荣,贺红岩.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革命”路径探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1,46(03):185-187+193.
[2]孙丹青.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初探[J].音乐时空,2015(01):151.
[3]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U]中国大学教学2008(4):5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