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融入策略 李进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李进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迈进,传统陈旧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需求。由于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特点,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深入思索的问题。
贵州省兴义市万屯镇全心小学  李进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迈进,传统陈旧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需求。由于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特点,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深入思索的问题。为此,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思路,将数学模型思想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围绕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中心,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从而实现提升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模型思想;融入策略
        1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简述
        1.1 抽象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数学的理论知识具有抽象化和总结性的特点,搭建数学模型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抽象思维能力,学生主要是依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实质上是对问题进行抽象和概括,使得数学理论转变为更为直观具象的数学知识,并搭建起利用图形与符号作为解决数学问题的模型。
        1.2 自主思考习惯
        小学生搭建数学模型需要具有良好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思考的习惯。自主思考习惯是建立于单独个体运用知识基础与相关经验基础之上,对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分析的行为习惯。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感受,进而对问题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探究意识等。
       2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数学模型思想的可行性分析
        2.1 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弱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习惯仍然是以具象性思维为主,因而他们对于数学定理的认知主要聚焦于表面一些能够被直接感知到的形象。对于抽象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认识能力还较弱。然而数学虽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之中,但由于它具有非常强的逻辑和抽象性。实质上也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因此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数学学科的特质,将数学模型思想引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实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生动的生活情景中衍生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将数学问题最终生活化。可以让学生用较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认识和学习数学。
        2.2 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不足
        小学生容易对数学公式,概念等知识,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对其缺乏深入的理解。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小学生的基本知识架构已形成,抽象思维也处于萌芽发展的状态。故而能够产生一定的数学模型思想,不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在创设相关数学问题的时候,就应全方位,多维度的考虑,并结合小学生对数学抽象知识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组建数学模型思想,增强对数学抽象知识的深层理解能力。
        2.3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
        小学生对于书本以及外界的一切未知知识,都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融入数学模型思想的时候,也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借助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忱。并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兴趣爱好等,深度挖掘具有生活场景化的素材内容,为应用数学模型思想铺垫良好的基础。譬如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精心创设贴近生活场景且学生喜爱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构建较为熟悉的数学思想模型。


        3 将数学模型思想有效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3.1 在讲授数学新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数学模型
        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活动中,首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到底什么是数学模型。为学生初步体验模型思想,思索和分析模型思想,以及主动搭建模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在讲授数学新知识时,引导学生认识三大数学模型。
        3.1.1 公式模型
        数学教材中的所有公式实质上都是这一模型思想的具体呈现。比如:路程=时间×速度;总价=单价×数量;矩形的面积=长×宽等等。
        3.1.2 方程模型
        根据问题列出方程式并解出方程式的过程也是数学模型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由于引入了未知数,帮助学生借助顺向思维逐一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找到隐藏在数学问题中的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联并列出方程式,搭建好完整的数学模型,最终解答出数学问题。譬如,四年级二班要求在校园运动会中,每一名同学至少要报名一项运动,现有30名同学报名参加400米跑步,20名同学报名参加800米跑步,其中有8名同学同时报了这两个项目,求全班共有多少学生?在题目中,参加400米跑步项目的30名同学组成了一个集合,参加800米跑步的20名同学又构成了另一个集合,同时报了这两个项目的8名同学则属于上述两个集合的交集,因此可以列式为:30+20-8=42(人)。
        3.1.3 函数思想
        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变量思想,初步接触和认识函数知识。譬如:y=4x,y是指正方形的周长,x则代表正方形的边长,从公式能够看出周长的大小是随着边长改变而一同变化的,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变量数学思想,从而理解数学模型思想。
        3.2 创设鲜活的情境,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建模思想的认知
        现如今情境教学方式已然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教师应该根据数学教学内容为主,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出鲜活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形象的场景感知中体会数学语言与图形间的密切关系,并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真正深入地理解数学建模思想。
        3.3 运用数学模型思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参与堂的投入程度与最终的教学成效有直接的关系,而学生如果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则会加深知识记忆,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特别是在学习数学概念与定理等抽象内容时,教导学生运用数学模型思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在良好的配合中协同完成。在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数学模型思想的价值和意义,针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卓有成效的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探究数学世界的兴致和热情,并且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生活实践中提升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学会使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各种问题,完善数学思维,从而真正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健新.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融入策略探讨[J]. 新课程导学, 2019(33).
[2]李波.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融入策略[J]. 考试周刊, 2018, 000(014):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