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下高中体育训练的现状及其改进策略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黄文锋
[导读]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传统教学工作影响深远,教师要深入分析高中体育训练现状,探索改革与创新举措,发展高中生的体育运动锻炼能力。

广西柳州市第九中学  黄文锋

摘要:现如今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推进,做好高中生体育训练引导,应用改革与创新策略,能够给学生的进步发展奠定良好条件。在新时代背景之下,传统教学工作影响深远,教师要深入分析高中体育训练现状,探索改革与创新举措,发展高中生的体育运动锻炼能力。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实践;训练方法;改进策略
        引言:高中体育教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新形势之下,做好高中生的体育训练教学,能够给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发展体育精神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青少年身体健康,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有良好精神体魄的支持。教师要避免学生体育运动精神匮乏,在教育教学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找出体育训练亟待解决的问题,完成体育训练的积极引导,帮助高中生更好地完成体育运动锻炼目标。
        一、高中体育训练实际情况
        高中体育教师在推进学生体育训练期间,最核心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提升锻炼意志。但从体育教学实践来看,体育训练教学指导往往不能实现目标要求,这是因为教师未能制定科学计划,做好学生规范化的训练引导。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训练,是教师讲解锻炼要点,对学生进行示范引导,而后督促学生进行探究学习[1]。这种情形之下,学生对体育运动锻炼的知识不够了解,会出现动作不规范的情形,因此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会出现肌肉拉伤。而且有部分学生缺乏运动锻炼,没有良好的协调能力以及锻炼能力,就会出现运动锻炼安全问题。
        教师在训练期间,要设定合理有效的训练内容。但是受到集体授课的影响,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期间,往往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内容不够明确,或者训练结果受到教育教学水平的影响,由此一来学生的体育运动锻炼,缺乏科学性、有效性的引导。而且高中生所处的学习环境,会影响学生的体育训练效果,教师未能及时给学生传递相应的安全防护知识,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或训练过程中,不能达到预期的运动锻炼效果,很容易引发身体健康问题。
        二、新形势之下优化高中体育训练的有效措施
        (一)注重体育训练方式的多样化
        高中体育教师要认识到训练也是课程内容的基本构成,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发性的参与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制定体育训练方式,要突出课程教学活动的趣味性、针对性,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训练与实践阶段,体会课程学习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设定不同的运动锻炼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锻炼内容[2]。如果学生喜欢足够、篮球等运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相应的团体比赛,不断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发展学生彼此之间的友谊关系。如果学生喜欢跳绳、拔河等锻炼,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参与,保持教学活动的趣味性、针对性。现如今体育课程教学应用多元化的训练方式,能够给学生带来新奇的学习体验,最终的学生训练效果也会不断增强。
        (二)突出训练要点,转变教学模式
        学校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要从源头开始加强体育训练,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探究理论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推进体育训练活动。当学生以及家长对体育训练有基本的认知,能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学生便能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强化锻炼效果。学校管理部门,可以调整训练的课时,设置每周两节体育课,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运动锻炼。教师不能占用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避免影响学生的正常训练。教师也要多多参与讲座或培训活动,掌握更多的理论要点,为以后的教学实践奠定良好条件。
        (三)优化教学方案,合理训练
        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之下,要创新体育教学方式,做好示范教学引导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能主动接受运动锻炼。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往往不能跟随教师的节奏,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或者学生思维不活跃,而出现自主训练意识不足的情形。因此教师要使用有效的教学方式,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教师要明确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做好学生体育运动综合能力以及个人素质的引导,调整课程教学模式是基础工作。
        教师可以结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突出体育科技教学的要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在过程中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兴趣发展。利用差异化的教学训练方式,制定不同的训练方式。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兴趣之后,将不同的运动锻炼项目融合,创新教学训练方式方法。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锻炼诉求,循序渐进地推进课程教学目标[3]。
        三、结束语:
        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工作,教师要明确体育训练对学生自我发展的影响。探索实践创新与优化教学策略的有效途径,为强化学生运动锻炼能力奠定良好条件。高中生由此一来提升锻炼水平,未来的发展进步由此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薛永泽.新时期下高中体育训练的现状及其改进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010(002):33,36.
[2]李倩倩.浅议高中体育教研活动现状及改进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13).
[3]陈中尉.论新时期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现存问题及对策[J].软件:电子版,2018,000(00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