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吴小花
[导读] 幼儿教学作为基础奠定,倘若能够在他们的成长启蒙中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样对幼儿往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龙港市第五幼儿园  吴小花

摘要:随着当下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人们逐渐更加注重幼儿的学前教育,在幼儿学前教学中教师也逐渐渗透相关的德育教学。幼儿教学作为基础奠定,倘若能够在他们的成长启蒙中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样对幼儿往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通常来说,幼儿3-6岁的这个阶段,因为年龄特点的关系,他们对周边的事物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好奇,但是由于幼儿身心发育的不完全,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有效适当的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德育的渗透
        学前阶段的孩子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其受身心发展规律影响较大,加之年龄尚小,无法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能够帮助幼儿正确判别事物,知道什么样的事情可做,什么样的事情不可做,从而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前教育活动中不仅要进行基础的文化教育和科学教育,更要进行德育,通过德育,促进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幼儿成长为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最后,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新时代,德育得到了广泛重视,在学前阶段巧妙利用教学环境和学科教学,如何以有效的教学落实立德树人,契合新时代的德育教学理念,也能促进学前教育教学改革,使之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成长,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
        首先,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要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充分运用课程资源,将德育教学渗透在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例如,可以将德育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引导幼儿从幼儿园入园时向幼儿教师问好,并且使用礼貌用语,这能够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行为礼仪规范,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幼儿也能够自觉践行良好的行为品质,礼貌地对待他人。午餐时,也可以渗透德育,引导幼儿节约粮食,借此机会使幼儿认识到劳动者的光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课程教育中,通过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策略帮助进行德育。例如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带领幼儿一起进行音乐游戏,体验音乐包含的情感,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以此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
        1.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的学前教育对幼儿往后的成长以及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像播种,只有种下良好的道德种子,之后才能收获良好的道德果实,而在学前教育中的每一步都影响着幼儿往后的身心健康以及成长发展。因此,在学前教育中融合有效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在幼儿时期,因为幼儿的特性都是单纯干净的、并且因为心智的不成熟,对周边世界的认知不健全等等,就导致周边的人、物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幼儿的思想成长等等。因此,在幼儿的启蒙时期,有效的德育培养,有利于帮助幼儿在未来促进良好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在不同的阶段,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不同的幼儿德育教育,帮助幼儿树立良好健康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幼儿良好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1]。



       2.学前教学中有效的融合德育教育
        2.1 在幼儿教学中,有效的融合德育教育可以很好地帮助幼儿以后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学前教学的环境也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将教室的环境进行一定布置,这样通过外界的刺激以及教师的教学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通过布置良好的环境,在通过调动幼儿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在良好的环境下,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以及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2 幼儿在学前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学习的培养,教师更要注重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在日常的教学生活活动中逐步渗透德育教育。
        例如:在每日的晨检时,教师如果在发现幼儿出现争抢玩具的情况时,可以及时地进行制止并且引导两个幼儿自主进行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全程进行良好引导,在解决问题以后,及时地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在盥洗时,教师要设排水沟,幼儿有序排队的进行,并且做到不争不抢,安静等待,在盥洗的过程中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午餐时分,教师可以让幼儿帮助教师进行餐具的分发以及一些不烫的食物的分发,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责任感,并且告诉学生在用餐的过程中,正确地使用碗勺,在用餐结束之后有序地清理自己的用餐范围,并且开展珍惜粮食的相关教学内容。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地引导学生做好礼貌交往,见面打招呼,分别说再见,互相帮助说谢谢等等良好的礼貌教育,并且对于能够做到的幼儿教师要及时地进行表扬,从而带动其他幼儿的积极性。并且对于争抢的现象,教师要及时地做好良好的引导,明确错误的所在,然后帮助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在日常幼儿的生活中及时地进行有效地引导以及鼓励,可以逐步提升并加深幼儿的良好品德以及良好的礼貌教育[2]。
        2.3 对于幼儿来言,家庭的教育远远大于幼儿园的教育,并且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幼儿往后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影响。所以,幼儿的德育教育不仅要在学校中开展,在家庭中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习在家庭中对幼儿做到相关的教育培养。
        例如:在每天的晨间和晚间,教师可以和家长进行有效的实时沟通,将幼儿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家中的表现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解决其出现的问题,在学校与家庭中都能够树立良好的德育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德道品质。
        3.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学前教育对于幼儿往后的健康成长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都直接地影响着幼儿往后的发展。因此,基于此,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幼儿的良好素质教育,并且对全面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来开展相关的教学,从而帮助幼儿能够全面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卢杰.解析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融入[J].农家参谋,2020(18):268.
[2]开丽曼·韩宝.浅谈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民族博览,2020(17):113-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