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汤乐乐
[导读] 应用合作学习,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合作;科学划分小组,实现优势互补;布置学习任务,分享学习成果;依托竞争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制定规章制度,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永嘉县第三职业学校  汤乐乐

摘 要:应用合作学习,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合作;科学划分小组,实现优势互补;布置学习任务,分享学习成果;依托竞争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制定规章制度,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关键词:合作学习;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技术人才
        在现代化教育改革背景下,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创新精神培养,可以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并通过发展学生多样化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等形式,充分将人才培养工作落实到位。在创客教育背景下,转变传统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理念,通过信息技术与创客教育的有机结合,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与发展空间是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问题。创客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整合教学内容、拓展实训空间等方式,有利于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合作学习,能体现激励性、自主性、智慧性、分享性特点,可以有效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思维能相互碰撞,不断优化学习思路,规范学习行为,更加全面、系统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及操作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做到一对一教学,更不可能做到对每个学生都进行有效指导。而采用合作学习可以按照知识掌握程度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由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学生带动基础较差的学生开展学习。这不仅能让学生整体跟上教学进度,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加强相互之间的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合作学习还可以塑造学生的优秀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融入合作学习环境,能不断优化思维方式,提升学习能力,学习自主性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接受更多的新思想,学到更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部分学生学习意识薄弱、自控力较差,依托合作学习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更愿意改变自身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不强
        部分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不强,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与其他同学有效合作,缺乏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很难取得相应的成效。部分学生学习意识薄弱,文化素质较差,知识功底不过硬,在合作学习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往往会成为合作学习的局外人。此外,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干预过多,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得不到有效发挥。
        2.教师不能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学习能力有强弱之分,这些因素都直接关乎学习小组的划分。然而,部分教师在分组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不能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导致合作学习效率不高,学生无法从合作学习中获得更多信息技术知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低下。



        三、合作学习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合作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合作学习,既能减轻教学压力,又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教学方式,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合作学习融入信息技术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需要接受新观念、新思想,以开放的眼光看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探究合作学习的意义及内容,将合作学习提上教学日程,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其次,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和质量。
        2.科学划分小组,实现优势互补
        信息技术是一门需要实践操作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实践操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实践操作会占用很长一部分时间,为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可科学划分小组,使每个小组都有一名或两名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带动小组成员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严谨的分组,能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和质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先对各小组进行整体测评,然后再对小组成员进行测评,小组测评应注重整体效果。教师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以成绩评论学生的好与差,要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秉承育人为本的思想,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为集体争光的热情。
        3.布置学习任务,分享学习成果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这样,学生能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实现思维碰撞,有效提升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首先,教师要对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进行细化,通过某一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系统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应重视把握学习任务的难易度。在布置学习任务时,教师一定要遵循“渐进性”原则,为学生布置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细化,为学生布置合适的学习任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收获更加满意的学习效果。
        4.依托竞争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实用技能,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成为合格的信息技术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还要从专业层面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认知自己、定位自己、突破自己。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比如,可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升华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顾羚.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19(24).
[2]刘静.简析中职信息技术差异教学的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