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学生命源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石怀生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和教师自身的表率培养成为重点。

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青石嘴镇大滩小学  石怀生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和教师自身的表率培养成为重点。教师素质在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之相对的教师素质也受到了高度重视,教师素质问题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素养的命源,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教师素质;学生命源;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教师的劳动是维护人类生存和维持社会前进的特殊劳动。一个理想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广泛深厚扎实的专业文化素质,较强的实际能力素质和健全的身体心理素质,并且是这诸种素质的和谐、完善的结合。有了这样一些素质,教师才能顺利进行组织教学,参与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人才。
        当代教师在符合规定学历,大致懂得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坚强基石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师队伍发展的根本方针。重视和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加强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职责。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对广大学生要加强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学生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一切剥削阶段腐朽思想的能力,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掌握上述政治思想内容是教师能进行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学生在正确的思想轨道上学习,不误歧途,夺取硕果的指明灯。
        二、搞好教师专业文化素质是挖掘学生内在潜力的催化剂
        邓小平早在1978年就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可见,教师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青少年一代步入社会生活的引路人,是精神文明的建筑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文化素质,是教师职业的重要性、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以及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是培养祖国需要的数以亿计的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的需要。因而教师专业文化素质的丰富与否,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专业文化素质所涉及的面很广泛、很复杂。其中包括:
        (一)处理教材的能力。
        (二)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能力。
        (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能力。
        (四)形成课堂教学良好状态的能力。
        (五)表达能力(语言表达、书面表达、情感能力)。
        (六)组织能力。
        (七)因材施教的能力。
        (八)准确评价自己和评价学生的能力。
        (九)收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十)交际能力。



        而能否按逻辑思维方式,有的放矢地将上述能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教师能否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及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衡量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三、要具备以上两种素质,教师要重视自身的表率作用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思想教育和教师授课的一个重要阵地,而课堂上的教师则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这些话至今仍是正确的。学生时代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教师好的作风习惯、处世方法,甚至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通过他们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效果往往比教师长篇大套的演说要大得多。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
        可见,教师授课时的形象和表率作用及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能力,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以下十方面问题:(即授课十戒)
        (一)戒铁面孔、冷言语——要和蔼从容,举止大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二)戒开中药铺,啰嗦繁琐——要逻辑严谨,层次分明;长话短说,言简意赅。
        (三)戒怪癖乡音,语调失谐——要说普通话,发标准音,吐字清晰,委婉动听。
        (四)戒漫无中心,主次不分——要提纲挈领,突出重点;勇于“割爱”,有的放矢。
        (五)戒照猫画虎,照本宣科——要思路开阔,稳中求“活”;叙述形象,引人入胜。
        (六)戒板书潦草,“龙飞凤舞”——要字体正规,书写秀丽;绘画形象,布局合理。
        (七)戒生拉硬扯,消耗时间——要围绕中心,区分时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八)戒故弄玄虚,诘难学生——要寓理于事,深人浅出;因人设问,与人为善。
        (九)戒讲“流水课”——要画龙点睛,善于概括;先抓中心,层层剖析。
        (十)戒不留余地,机械填鸭——要藏而不露,引而不发;循循善诱,耐人寻味。
        说得具体些,教师应该学识渊博,谈吐文雅,庄重含蓄,幽默风趣,仪表端正,举止得体,道德高尚,为人师表。总之,一个素质高的教师应该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一个美好的、高大的形象,作为学生生活的楷模。
        综观上述,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轨阶段必须重视和解决的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教育体制的转轨才不会流于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不会是一句空话。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