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杨小超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杨小超
[导读] 审美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经历长时期的生活实践才能逐渐培养完善,而审美教育形式又极为多元化,选择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秉承科学合理的审美理念,将有助于锻炼小学生个体热爱、理解、欣赏音乐美感的潜能。

重庆市合川区久长街小学  杨小超

摘 要:审美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经历长时期的生活实践才能逐渐培养完善,而审美教育形式又极为多元化,选择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秉承科学合理的审美理念,将有助于锻炼小学生个体热爱、理解、欣赏音乐美感的潜能。因此,必须引起有关教学人员重视。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音乐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启蒙的基础课程,是素质教育深入落实的重要载体。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对于音乐的教育价值也有了新认知,也由此促进了音乐教育地位的上升。为满足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小学音乐教学要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受到美感与情感的熏陶,对音乐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探寻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发现与鉴赏美的能力。音乐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核心组织音乐教育活动给予学生更大的激励和支持,让学生在全身心投入音乐学习中获得能量。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门情感和听觉艺术,要求学生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音乐美,不断增加学生的审美感知。完整的音乐作品除了能够用声音和旋律打动人,还凭借其塑造的音乐形象能够让人感受到动人的音乐画面。为了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教师既要让学生感知音响,又要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和认真品味音乐作品呈现的意境。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依托先进的电教手段让学生用审美的耳朵和审美的眼睛探索发现音乐作品中独特的美感。例如,在学习音乐作品《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教师就可以依托电教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精心设计课件与教学视频,把美丽草原的图景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观看真实而又生动的草原画面,感知音乐作品中沉淀的深厚情感与美好,促使学生完全沉浸在审美情境中实现以美育人。这样的情境创设方法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可以运用直观生动的方式,把所有的语言和美好融入直观场景中,当然也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得到强化。
        二、重视音乐欣赏,培养审美评价能力
        所谓审美评价就是学生在审美实践活动中,针对审美对象的属性、价值、特征等做出相应的评价与判断。审美评价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审美能力,也是提高学生音乐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


学生审美评价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审美评价契机,让学生有宽松的环境以及表现自己的平台。教师可以精心设计音乐鉴赏活动,给学生提供大量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完作品之后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学生的自主点评当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美育的落实,顺利培养学生审美评价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丰收歌》和《喜洋洋》时,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播放这两部作品,让学生边聆听边思考这两部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然后给学生提供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把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表达出来。教师要用耐心的话语以及亲切的态度,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确保音乐欣赏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保证学生在审美活动中敢于评价,培养学生质疑和批判思维。面对学生表达出来的不同观点和看法,教师也要给予肯定和赞赏,对学生表示认可,让学生在之后的审美评价中更加积极主动。当然,教师还要在活动最后做出整体的总结和点评,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审美评价技巧和方法,为学生之后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奠定基础。
        三、组织音乐实践,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属于人类创造力的组成部分,指的是学生在审美实践活动当中依照审美规律开展创造性审美活动的一种能力。音乐创造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备受关注,同时又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结合音乐教学需要进行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其中欣赏活动、歌唱活动、演奏活动、律动活动等都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为学生展现天性和培养审美能力,提供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我的家在日喀则》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学完音乐作品之后设计律动活动,要求学生结成学习小组,要求各个小组积极创编舞蹈动作,把音乐和舞蹈结合起来,最终用集体舞的形式呈现各组的作品以及讨论成果。为了给各个小组争得荣誉,每个小组成员都会在音乐实践中发挥各自的审美创造力,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融入舞蹈动作,使得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综合进步。
        小学音乐乃美育的落实途径,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备受专家与学者的关注。音乐教育过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的直接过程,所以,音乐教学不能够局限于音乐理论和技巧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熏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小学音乐教师为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养成,要激励学生自觉参与多样化的音乐实践体验活动,把审美融入音乐体验当中,促使学生生成心灵共鸣,巩固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慧.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J].中国校外教育,2011,33(11):149-158.
[2] 吴莲花.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快乐阅读,2012,24(22):111-118.
[3] 曹秀娟.小学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探析 [J].新课程导学,2012,11(09):85-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