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生成性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杨璐僖
[导读] 在幼儿阶段教育中,设置生活生成性课程是培养幼儿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同时开展幼儿园生成性课程实践研究,有助于促进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成都市双流区九江万家幼儿园  杨璐僖
 
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幼儿教育中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目的是在教育的基础阶段,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以便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幼儿阶段教育中,设置生活生成性课程是培养幼儿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同时开展幼儿园生成性课程实践研究,有助于促进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生成性课程;实践研究
        引 言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设置生成性课程,教师需要明确生成性课程的设置意义,充分发挥生成性课程的优势,并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使生成性课程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幼儿在生成性课程中不断锻炼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进而充分挖掘幼儿的创新潜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生成性课程的内涵
        (一)生成性课程的必要性
        幼儿园设置生成性课程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学习,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第二,生成性课程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求知能力,让幼儿在探索求知过程中有效培养创新思维,促进他们的创新发展。第三,生成性课程设置能满足幼儿学习需求的内容,使幼儿在学习中增强与知识的互动性,使幼儿获得最佳的学习感受。第四,生成性课程可以转变传统的幼儿教育模式,使幼儿园利用生成性课程营造创新型教学环境,有助于幼儿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锻炼幼儿表达思想的能力,并且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二)生成性课程的特点
        生成性课程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理论背景和结构框架的特点。生成性课程是依靠教育理论设置的,能有效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求。第二,具有教学目标灵活的特点。幼儿的身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会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变化,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生成性课程教学目标,以便适应幼儿的发展需求。第三,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点。幼儿园在设置生成性课程时,可以将多项内容融入课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二、幼儿园生成性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阶梯明显,能力有待提高
        幼儿园开设生成性课程,需要幼儿教师具备专业的课程设置能力,在设置课程中,一方面,使课程包含丰富的知识,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中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在互动中发现幼儿的创新潜能,以便投入更多的精力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
        但在设置幼儿园生成性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队伍存在明显的阶梯性特点,其综合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不仅无法设置出科学合理的生成性课程,也不能贯彻和落实生成性课程教学策略。此外,多数教师缺乏对生成性课程的正确认识,只是在理论层面理解生成性课程的开展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充分展现出生成性课程的内涵和特点,导致生成性课程未能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幼儿园传统教学模式阻碍着生成性课程的发展
        许多幼儿园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会向幼儿讲解预设的课程,采用按部就班的方法开展幼儿教学工作。尽管许多幼儿园认识到开设生成性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生成性课程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以幼儿为基点,理念先行实践同步
        幼儿课程是以幼儿为本、幼儿自身经验为基础,从幼儿兴趣或问题的生成课程为内容。通过调查、计划、实践等以儿童为主参与活动为基础展开系列活动,助推课程的深入开展。例如,在值日生竞选活动中,经过前期认真思考,竞选现场时孩子们清晰地表达自己选择的目标岗位及设想,并主动提出要有竞选仪式。接下来一个个任职仪式,自制胸牌、职责广告、岗位助手招募等生成活动相继产生。在整个系列活动中,他们都选择了自己想做且能做的事,激发了自身的“内驱力”,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价值。
        四、以生活为抓手,聆听童声发现契机
        幼儿课程应基于幼儿生活,寓教于生活,玩乐于生活。教师在日常生活应做有心人,保护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其兴趣得到培养、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吃点心时,几个孩子围着桌上的饼干盒指指点点,小声交流:“看这个饼干是圆的,这是小猫形状的,这个饼干里面有红红的,像草莓一样。”教师问:“饼干还有哪些形状?饼干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些问题马上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于是小班《香香的饼干》主题便应运而生,参观超市,饼干对对碰,参观甜品店,饼干DIY,饼干分享会等系列活动产生。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体验、探究,对饼干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形状和味道,还了解了饼干的制作方法,知道饼干虽好吃,但不能多吃,孩子们全情投入,收获了自主向上的发展。
        五、以观察为推手,走进幼儿共拓内涵
        生成课程是在孩子不断的兴趣推动和思维冲突中有序开展的,可见观察解读在助推生成课程中的重要性,这时教师价值点的把握、教育契机的捕捉、启动主题的方式方法就很关键,对教师观察解读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双十一期间,园门口的快递较多,门卫请孩子把快递顺带给教师,其他孩子也跃跃欲试,想去帮教师送快递。《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因此我顺应孩子的要求,开始了送快递之旅。参观快递投递点、快递公司准备什么时候开、快递员竞聘、好评快递、项目扩展,幼儿在一次次参观、采访、交流、投票、策划、设计、合作中体验到了成功送快递带来的成就感。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发展中,幼儿园应积极推广生成性课程,并投入更多的精力培养幼儿教师,使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掌握开展生成性课程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设置丰富且具有趣味性的生成性学习内容,以便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同时,在幼儿学习生成性课程时,教师应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增强幼儿的学习信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成性课程资源探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0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