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杨皓旭
[导读] 目前在核心素养和新课改不断推行的教育环境之下,数学教学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荥经县泗坪中学  杨皓旭

摘 要:目前在核心素养和新课改不断推行的教育环境之下,数学教学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中学时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它是认知的核心部分,它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师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一直被各科教师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哪一科目的教学,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中学数学教师可以科学地将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引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大环境下,切实提升中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好奇心普遍比较强,容易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中学生普遍好奇心强的特点,适当在课堂教学中添加趣味性元素,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教师将生活情境添加到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并导入一些新鲜的话题或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大事件,进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意识,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中学的课程中,要学习多元方程的解答,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可以采用商品购买等形式去让学生进行方案的设计。在多元方程解答中,是涉及多个未知数的,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购买多种不同的商品,让他们设计出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得到一定的调动,同时在这种情景中,也能够使学生自主思考。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划分不同的小组,让每一个小组都给出自身的购买方案,从中选择出花费最少的小组。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会产生一定的竞争心理,同时会对自己小组的方案进行一定的优化,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方案设计的时候,能够提高他们的交际与沟通能力。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和创设情景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与自己的教学目标贴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数学课堂有效性得到一定的提高,同时能够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自身的沟通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帮助。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逐渐使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甚至会有部分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厌倦心理,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得不到提升。


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教师应该改进与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核心,使学生由被动心态转变为主动心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性格和学习能力深入浅出地概括教材知识要点。教师将学习能力相同的学生分为同一个学习小组,并选出每组的数学组长,然后定期开展数学竞赛的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和基础差异进行自身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迅速掌握所学的数学内容,将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运用到思考和理解问题上面去,切实提高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注重数学教学中的习题练习
        注重数学教学中的习题练习是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最有效的途径,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练习中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上,开辟新的解题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思维是人们对数学对象的本质,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的概括与间接反映,而数学解题活动则是以数学为结构材料的数学思维活动。解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要素。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就成为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的培养关键是通过各种变式加以训练,将已知题目进行加工整理,增加发散思维的成分,变条件、变形式、变结构、变内容使其变为另外一个题目,都是构造变式的有效方法。数学上的恒等变形、变量代换、寻找积分因子等就是发散思维的运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良好素材。
        (三)巩固逻辑思维的训练
        有意识地巩固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教授新知识时,教师要善于找准知识结构衔接点,使学生知道每一个新的知识都是在原有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由浅入深,环环紧扣,使学生自己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学会思考分析问题。巩固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技术能力。
        通过以上数学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同时巩固数学思维,使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数学教学目的。
        综合上面的分析和总结,随着中学数学教学形势的改革,数学教师要将教学目标进行转移,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学数学的教学和学习思路不能过于狭窄,要用灵活的思维模式探究中学数学内容。有针对的进行中学数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为中学数学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和视角,对于学生带来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艾莉.浅议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9):56+64.
[2]徐胜祥.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中国新通信,2019,21(17):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