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徐董莉
[导读]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

浦江县白马中心幼儿园  徐董莉  322205

[摘要]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在《幼儿教育纲要(试行)》中指出,艺术教育要使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用生动,有效积极的语言,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关键词] 兴趣   故事   氛围   语言
        美术活动一直都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活动,也是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幼儿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由自在的流露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们可以自发的运用线、色彩表现自我,表达思维、宣泄情感、想象和创造自己的世界。幼儿的美术是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进行着创造。
        幼儿从小就喜欢乱涂乱画,它也是幼儿的一种天性,他们把乱涂乱画当成一种游戏,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无拘无束。而美术活动就是符合了幼儿的天性,它不仅对幼儿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有所提高,还培养了幼儿表现美的能力,反映了幼儿的本质,通过美术活动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客观事物,促进幼儿在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而在绘画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幼儿的绘画兴趣,经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亲身经历,在体验中感到美术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才能让孩子对美术活动感兴趣,幼儿有了兴趣,才有作画的愿望,才能更迅速地提高绘画技能。
        可是在这几年的教学当中发现孩子对绘画的兴趣是越来越高了,也乐意绘画了,但是在绘画的技能上面没有很大的进步,颜色涂不均匀,构图太过零乱,色彩和谐度不够高。那我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样才能让幼儿更喜欢上美术活动呢?怎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呢?因此,我认为在上好一节美术课的时候,教师的语言魅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运用积极,有效的语言,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美的创造,提高他们对绘画的技巧。
        一、利用故事启迪,创设情境,激起幼儿绘画欲望。
        童年与故事分不开,故事作为一种幼儿最喜欢的文字形式,以其塑造经典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幼儿深深为之吸引,在其它是教学当中,故事更是一种催化剂,催化着各类教学活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美术活动中,简单的故事讲述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幼儿对故事本身有了兴趣,对教学活动就能积极参与,让教师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二、运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来激发幼儿创造信心,提高绘画技能。
        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独一无二而的思想行为,是具有指向性的创造活动。


那我们要如何将这个指向性的创造意图传输给幼儿呢?创造意图的传送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但是其中语言传达的部分是教师最难的部分,但是是让以幼儿最直接、最便捷的掌握方式,幼儿的思维是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如果这时成人用成人化的、干涩的语言对幼儿进行绘画教学,这样的语言会对幼儿失去耐心,也不容易理解,所以教师必须采用与幼儿生活相近相关的、通俗易懂的、能让幼儿理解接受的具体形象的语言让幼儿直截了当地明白活动的创造意图,激发幼儿创造之心。
        幼儿的生活世界比较简单,生活经验又比较缺乏,在教学中要选择与幼儿生活相近相关的、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创造意图。因此,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特点,选择易于幼儿接受的语言使幼儿的创造散发于世界无限空间之中。
        在对幼儿进行讲述创造意图时,语汇的具体形象能增强幼儿的理解,面对丰富多彩的语言,幼儿更感兴趣更易理解的以一些动词、名词以象声词、叠声词的形式以简洁、押韵、生动、形象的出现更有助于幼儿理解创造意图。
        三、运用和蔼可亲的、平等的语言,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绘画创造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幼儿的情绪情感与老师的情绪、语言、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苟言笑,或者语言不够生动,少有情趣,缺少幽默感。教室里的氛围必然不会很轻松,会有紧张感。没有轻松愉悦的环境怎样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呢?    
        我们要用蔼可亲的态度,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使用亲切、平等、幽默的语言,让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感到轻松愉快,在情绪情感上感到放松,这样才能让幼儿在表达上做到行如流水,创作自然。
如何运用亲切和蔼的语言、为幼儿营造创造的氛围呢?我们要尊重幼儿,尊重幼儿的想法,让他们的想法跟创想得到肯定。我们是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帮助者,应该多运用以探究式的、讨论式的方式对幼儿组织活动。使教师和幼儿之间教师与美术创造之间不再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
       四、用欣赏鼓励的语言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切成功的开始,也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多用欣赏、鼓励的语言对待幼儿。我们要细心的发现每一位孩子的点滴进步,多说几句“真棒!”“有进步!”“太好了!”或拍拍孩子的肩膀、对孩子竖竖大姆指等等。还要明确具体地指出孩子活动过程中或作品中值得表扬和学习的地方。如“你的这张画颜色用的很独特”“这幅画画的真大气!”“太有创意了”……
        美术活动,是一种快乐的游戏,是让孩子体会到绘画的乐趣,我们要用宽容之心去接纳每一个不同个性的幼儿,用宽厚之心去期待不同水平的幼儿的悟性开化,循循善诱而不拔苗助长,要用优美、富有创意、童趣的语言对幼儿进行生动有趣的教学,来不断提高幼儿作画的热情和兴趣,让每一个孩子用他们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七彩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国教育部,2001.7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国教育部,2012.10.15
[3]《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想象的策略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1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