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刘生华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刘生华
[导读] 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初中学生采用分层次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不仅能够很好的保护学生的个性,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从而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接受到合理的教育。

青海省大通县宝库乡中心学校  刘生华

摘 要:“因材施教”是我国古时已有的教育理念,主张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强度中逐步提高,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自身的学习特征,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从根本上弥补学生学习方式上的不足,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和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在班级授课制中,学生难以得到针对性教学,而分层教学的提出正能够弥补现代教学的这一不足,将学生们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顺应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围绕“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措施
        现在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级都会存在着“上进生”和“后进生”的问题,后进生的出现有着多种原因,这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所造成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种问题进行积极的解决。通过分层次教学法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就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观察,将学生分成数个层次,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能够更好的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分层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等,将其分成不同的学习层次,教师在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开展分层教学法首先就要对所教授的学生进行分层,只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才能使分层教学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仅仅依靠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不是一次考试就能够体现出来的,不能够有效的展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只可以用来作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参考。这就需要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要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以及其日常的思维习惯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观察,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层次,从而将分层次教学法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综合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第二层次为综合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第三层次为综合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再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从而使全班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结合教材内容与重点,给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开展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就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进步,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因此,初中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就需要做好备课活动,能够深入的对教材内容进行钻研,从而根据教材的内容与其中的重点知识,充分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为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制定出符合其层次的学习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还要制定每一堂课要让学生必须学会的基础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对第一和第二层次的学生,还要设计符合其能力的中高层的目标,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切实的获得进步。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有理数加减法》这一课时,其中的基础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会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并且能够熟练的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运算;中层次的目标主要针对第一和第二层次的学生,为他们设计一些多项有理数的运算教学,锻炼其实践能力;针对第一层次的学生,要在前两项的基础上,让其对多种有理数的运算结果进行判断,其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会其需要学习知识,从而使其可以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
        三、设计分层次作业内容,为学生设计符合其层次的作业
        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都会通过留课后作业的方式使学生可以巩固和实践所学的知识,然而如果给每个学生都留一样的作业将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很好的锻炼,还很容易出现抄作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符合学生层次的作业,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正的通过作业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升其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对第一层次的学生设计有发展性的作业,重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注重作业要有拓展性和延伸性,让这一层次的学生可以积极的探究各种数学知识。对第二层次的学生设计更加全面的作业,让这一层次的学生能够更好的进步,让这一层次的学生对相关知识能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熟练掌握对各种理论知识的应用方式,锻炼其实际应用能力。对第三层次的学生可以设计比较简单的作业,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其对各种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其打好基础,提升其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其可以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从而提升其自信心。
        四、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是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会做的一件事,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思维感情比较敏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要以鼓励为主,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其健康成长。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进行分层评价,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而是将其作为参考,重点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进行评价,即使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好,但是其学习态度不认真,教师也要对其进行批评,为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有的学生考试没考好,但是其学习态度很好,教师就要及时的对其鼓励,使其能够保持这种学习态度,提升其学习自信心。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初中学生采用分层次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不仅能够很好的保护学生的个性,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从而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接受到合理的教育。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作业,真正对学生起到锻炼的作用。并且,还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评价,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何惠岐.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6(09).
[2]许志军.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