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教育的本质 林秀明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林秀明
[导读] 中国的孩子缺乏两种自信,根源在于教育的功利性。目前,幼儿教育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家长所关注,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在幼儿教育工作上不断探索、创新!幼儿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丁溪幼儿园  林秀明

摘要: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教育方面,一生之计就是幼儿教育,与之后的教育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和带给学生知识的教育不同,幼儿教育更注重的是培养幼儿养尊有素良好的习惯,有助于他们未来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庭教育
        引言:我对幼儿教育感兴趣,首先,我的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发现在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绝对的权威,老师说的话是绝对的真理,因此老师的素质太重要了。其次,我的专业是中文教育,历来文学家对教育都十分关注,每一种教育理论背后都有一种文学,文学是教育的依据、理念、核心。如果说文学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看法,描绘了人、人类社会应该怎样生活的蓝图,那么,教育就是实现这个蓝图重要的途径,而幼儿教育则是其起点和关键时期之一。
        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不仅是幼儿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幼儿教育的社会性发展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儿童接受的第一种文化教育是亲子教育。从出生到成长,每个孩子大约有60%的时间都花在家里。亲子教育极大地改变了青少年的早期发展趋势。这是因为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优势不如亲子教育,例如儿童身体素质,文化素养和概念素质的发展趋势。根据科学分析,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具有以下主要的性能优势:间接传播,明显的对立,极具感染力和自然习惯。充分利用亲子教育的优势,对孩子的早期成长非常有益。相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由于孩子在家中接受父母的首次文化教育,所以他们在纯洁幼小的心灵中将养成良好的成长习惯。在智商方面,这些孩子也比未接受文化教育的孩子好得多。他们反应灵敏,性格开朗,可以很好的执行老师分配的任务。幼儿教师要对家庭教育进行配合,让幼儿改正不好的习惯。如孩子对零食特别喜欢,教师要很好的利用家庭教育,让孩子在上学前吃饱饭。还有,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零花钱。
        二、情商教育在幼儿群体开展的重要性
        四到五岁的儿童已经达到了成人大脑的2/3。这是一个人生命中更快的高精度进化环节。此链接可以最大化情感自我学习能力等的发展趋势。对人的生活更有利的一项重要的自我学习能力是六岁之前的情感工作经验。这时,如果孩子对自己不满意,具有各种可怕的想象力,焦虑的情绪,孤独,破坏性,消极,愤怒,怀疑,浮躁的性情以及无法专心,那么他将很难理解。生活中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很难展现出自己的发展潜力。这时,他已经在起跑线上输了。因此,对系统进行可靠的情商教育对于使孩子们能够决定生活道路是否成功是非常必要的。
        三、幼儿的特点与相关教育任务
        幼儿的特点:
        对于儿童和儿童教育,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孩子是尚未长大的成人,儿童期的全部价值在于为未来做准备,教育的目标也在此,即掌握知识,将来适应社会,是为将来的成就或职责之类做准备。其结果必定压制了儿童的本能和需要,而是必须细心体察和研究孩子的特性。
        第二,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重要的智力品质,必须鼓励和保护。
        第三,创造性。


孩子没有先入之见,不受现成的概念、观念、规则所束缚,拥有看事物的第一眼,从未被污染的直觉,不受束缚的想象力。
        第四,丰富的潜能。孩子潜能没定型,这是优点,不是缺点,蕴含着无穷的可能性。在教育中,应保持潜能及其发展的开放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单向挖掘和发展,过早的定型,结果必然成为片面的人。
        第五,也应看到孩子不是一张白纸每一个孩子的基因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个性的生物学的基础,并决定着不同的禀赋。教育不是把知识灌入一个空容器,而禀赋的生长。
        根据幼儿的特点,教育的任务可归纳总结为:
        第一,提供外在自由。认识幼儿的优点,为其是生长提供最佳的环境,善于发现,鼓励、引导、切勿压抑和损害。
        第二,培育内在的自由。在外界自由环境中,通过好奇心、创造力、自信心的生长,形成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四、幼儿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也包括幼儿园学校教育
        现今,有不少父母过早与孩子缺乏亲子交往,孩子的家庭教育的不到很好的保证,使孩子出现不爱交流、不爱学习、不爱思考的习惯,这些都会让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心理的发展,容易使小孩形成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孤僻的性格。这样,幼儿教育就存在很大的危机,不仅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使幼儿形成不爱学习的坏习惯。
        五、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的思维多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教师或家长在引导幼儿学习时应让幼儿慢慢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在幼儿教育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创设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保持并不断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在幼儿学习科学活动中,教师首先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2.尊重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幼儿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教师要积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兴趣以及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使幼儿思维活跃起来。
        3.随机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科学探索方法。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教师要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寻求问题的答案,帮助幼儿发现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4.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扩展科学教育内容。让我们的幼儿不断的接受到大量的信息,让幼儿初步认识现代科技。知道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它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以扩展幼儿的视野满足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总之,中国的孩子缺乏两种自信,根源在于教育的功利性。目前,幼儿教育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家长所关注,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在幼儿教育工作上不断探索、创新!幼儿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性发展状况,将影响其一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幼儿教育。
参考文献:
[1]周国平.让教育回归人性[M].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17.
[2]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人民日报社出版,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