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 冷霜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冷霜
[导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师的责任是带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好数学知识,参与式课堂应建立在学生学习兴趣上,教师建立民主且热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得到公平对待,最终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小主人。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会龙镇闫庙小学  冷霜  236300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师的责任是带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好数学知识,参与式课堂应建立在学生学习兴趣上,教师建立民主且热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得到公平对待,最终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小主人。参与式课堂通常范围两种模式,分别为教师运用自主参与教学方法与在常规数学课堂增加学生为主体的参与活动,任何模式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活跃性,让学生在主观兴趣参与到数学课堂,这是参与式课堂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
        引言
        参与式数学课堂应建立在学生主观能动性基础上,学生应具备学习素养,教师善于通过课堂小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最终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学会知识。小学数学课堂更注重的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力,教师通过参与式课堂把学生培养成自主与素兼备的高素养小学生,实现数学课堂教书育人的重任,基于此,下述文字先总结小数数学参与式课堂的教学现状,并提出几点参与式课堂教学策略。
        一、参与式课堂教学现状
        (一)忽视师生交流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构建过程,部分教师重视课堂形式忽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此问题限制学生课堂参与兴趣。奋斗在一线教学的教师均应该懂得一个道理,即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一定是建立在教师的引导下的,教师通过数学课堂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或问题交流,让全体同学融入在学习的氛围里,最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问题讨论中,显然现阶段仍存在部分教师的理解偏差,从而忽视课堂师生之间交流。
        (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活动需改进
        参与式课堂一定是建立在学生主导地位上,与常规形式的数学课堂相比较,参与式课堂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高涨,现阶段部分教师错误的认为学生的活动参与性是建立在课堂活动设计上,将教学精力放置在活动环节,出现本末倒置的教学偏差。上述内容提及课堂活动。课堂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为带动少部分课堂热情不高的学生,通过让该部分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实现全员参与,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具有应对性,切忌宽泛应付型的课堂活动。
        二、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兴趣
        以参与式课堂为背景,教师应重视教学手法革新,教师应设身处地的走进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想什么,凭借学生感兴趣点融合进数学知识,最终让学生认真的参与到课堂学习环节,此时教师的教学重任是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本段文字通过实际教学案例予以说明。


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看一看》,本单元学习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不同视角观察物体,了解不同视角观察到的物体平面形状不同,进而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观念。课堂上笔者先利用电子黑板为学生展示课件,让学生基础掌握本节课的基础内容,随后笔者让全体同学拿出书包内文具盒,并整齐的放在课桌上,并对学生说“同学们在正面看,你们看到的什么样的文具盒”,随即学生回答出自己文具盒的图案,而后笔者继续问“从左面看,还会看到形同的面吗”,学生回答“不会,是不一样的”。通过简单的过程让全体同学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
        (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参与式课堂教师应注重知识与问题的连接,让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学会知识,这是参与式课堂的重要意义,学生参与的过程是为提升课堂氛围,最终通过学生自主的参与热情高质量完成知识的学习,这才是参与课堂的重要内涵,此时教师应注重结合数学教材知识点,建立数学问题情境,完成数学知识学习。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有趣的推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础推理能力,学会信息的归类与处理,笔者将推理知识的学习借助于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让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过程中去。本节课上课之初,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进行一次寻人启事小游戏,符合条件的同学请起立站好”,学生们一听到游戏迅速说好,笔者说“本次寻人启事找的是一名男同学”,此时男同学起立纷纷站好,笔者说到“他的生日在六月份”,此时仅剩下3-4名男同学符合要求,最后笔者说“他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此时仅剩下 1名男同学符合要求。通过这一问题情境,学生全员参与学会推理中的逐一排除方法,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中去,这是参与式课堂的重要内容。
        (三)教师注重教学引导
        学生在课堂学习环节,会遇到学习困惑与知识难点,若此时教师不重视对学会的引导会影响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过程,应失踪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重视措辞与引导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始终保持着学习热情,避免出现因数学难题导致的数学课堂参与度不高。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单纯性为学生讲解分数学生不能理解,此时教师利用分蛋糕的形式引导学生用分数表达数量,最终让学生了解分数对应整体不同,所对应的数量随之变化。
        三、结束语
        参与式数学课堂应建立在学生主观能动性基础上,学生应具备学习素养教师善于通过课堂小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学会知识,以参与式课堂为背景,教师应重视教学手法革新,教师应设身处地的走进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想什么,凭借学生感兴趣点融合进数学知识,最终让学生认真的参与到课堂学习环节。
参考文献:
[1]王荣华.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4):46-47.
[2]任卫华.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J].知识文库,2021(08):21-22.
[3]侯健.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2021(0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