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沙亚·塔普斯别克
[导读] 音乐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音乐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学习上的压力,并且提高学生的艺术情操,因此,很多家长也开始重视起孩子的音乐学习,在刚开始懂事的时候,就帮孩子报名音乐班,从小就让孩子接受音乐的熏陶,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阿勒泰市巴里巴盖乡寄宿制学校  沙亚·塔普斯别克  836500

摘要:音乐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音乐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学习上的压力,并且提高学生的艺术情操,因此,很多家长也开始重视起孩子的音乐学习,在刚开始懂事的时候,就帮孩子报名音乐班,从小就让孩子接受音乐的熏陶,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小学教育中,音乐课程也是必修课之一,并且教师也会组织各个班级的学生开展合唱比赛,以此来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学生在音乐合唱中也的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音乐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针对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探究,供广大音乐教师进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策略
        合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是一种很常见的形式,学生们通过合唱可以表达出更为丰富的情感,并且引起观众们的共鸣,对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合唱教学。同时,通过让学生进行合唱的训练,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且吸引学生走进音乐世界中,培养学生的乐感,让学生的兴趣爱好能更多样化。不过,教师需要对合唱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思考,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音乐教学。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
        1.合唱训练模式枯燥
        在我国传统的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死板和枯燥,就是让学生不断重复的练习合唱曲目,以此来达到加强的目的。虽然说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却不利于学生在合唱练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对合唱的兴趣,对此,教师应当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同时,反复的练习还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感,对合唱这一行为抱有强烈的抵触意识,导致在合唱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2.选曲单一
        在各个学校中,班级合唱比赛的选曲具有很高的重复性。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造成的,教师自身的合唱曲目资源较为匮乏,并且不愿意教学生一些新颖的歌曲,因为排练起来的难度也会较大一些,所以这些教师为了工作上能够有较小的压力,为学生推荐的都是一些缺乏新意的歌曲,如《我和你》、《感恩的心》、《歌唱祖国》等等,并不是说这些歌曲不好,只是这些歌曲我们耳熟能详,并且内容的重复度也较高,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1.善用游戏化的练习,优化歌唱训练效果
合唱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相较于单人演唱来说,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并且能够引起关注的共鸣。不过,合唱当中也是具有演唱技巧的,音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注重传授学生一些演唱技巧,如训练发声,开嗓子,同时在演唱时,学生应该用什么姿势来演唱,可以更轻松的进行发声,这些都是很有讲究的,教师可以多对学生进行这一方面的教学。当教师向学生讲解完之后,就需要引导学生开展练习的,音乐技巧是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掌握的,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借助一些多元化的训练方式,让学生有充足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开展游戏化教学,以游戏作为载体,让学生练习如何发声,从而使得练习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学生的参与度也会更高。
        2.听赏调动多种感官,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合唱要讲究能否具有一致性,并且考验能否表达出情感,这对于学生的合唱技巧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例如在合唱《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一下这首歌当中所蕴含的情感,关键词是“未来”,未来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十分的憧憬,并且也包含着未知,不过在这首歌里,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希望和坚定,学生通过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保持这样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开展合唱练习,这样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出歌曲当中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的合唱效果更好。
        3.不断丰富表现形式,培育学生道德素质
        在如今的教学课程中,无论是哪种教学内容,都不再只是单一的教学元素,因为这样的教学效率是不高的,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同样如此。在实际的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简单讲讲课本内所出现的音乐知识,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此能顺利开展后面的教学活动。将音乐合唱作为道德教育的载体,可以让学生有效接受道德教育。在音乐中,每首歌曲都会有作者想要传达出来的思想和内涵,听者也能很好的感受到音乐家所输出的思想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元素,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这就能很好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同时,教师将德育知识与音乐合唱歌曲进行有机的结合,促进学生音乐素养道德素养全面提高。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中,教师也要提起一定的重视,虽说音乐不需要进行期末考核,但是它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接受到更为多元化的教学,学生也会有更强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更理想。
参考文献:
[1]周雪玉.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27(12):161-162.
[2]杨爱青.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合唱教学有效性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6,5(01):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