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少数民族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分析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李自伟
[导读] 数学是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由于山区少数民族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种种不利因素,导致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直接影响、制约和阻碍着学生积极主动、持久有效地学好数学,直接影响着山区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

云南省石屏县牛街中学  李自伟  662209

【摘  要】数学是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由于山区少数民族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种种不利因素,导致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直接影响、制约和阻碍着学生积极主动、持久有效地学好数学,直接影响着山区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数学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引导学生自觉消除数学学习的重重障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创新教育在数学教学这块园地中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关键词】学习兴趣   心理状态   积极引导   学会学习
        石屏县牛街镇位于石屏县城南部的高寒山区,距县城54公里。是一个以彝族为主、哈尼族、傣族,汉族杂居的山区乡镇。我校少数民族学生超过学生总数的90%,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古朴的风土人情,酝酿了独特的民族风情,由于受地理条件、经济状况、民族文化、周边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业和心理发展既有其自身的特点,又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在少数民族山区学校任教21年,一直担任数学科教学工作。非常关注山区学校数学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质量方面已做了许多积极的探讨。我发现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学困生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七年级表现尤其明显,到八、九年级,学生数学科及格的人数已是寥寥无几,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今后的发展。那么,造成两极分化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分化?我带着问题,对七年级336名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作了简单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习有直接兴趣的约占12%,有间接兴趣的约占38%,没有兴趣的约占50%;认为基础差、难学导致没兴趣的约占27%,认为缺少帮助导致没兴趣的约占12%,认为数学无用导致没兴趣的约占11%。
        问卷结果让我看到一个严峻的事实:相当大比例的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并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动力。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学习数学仅仅是升学的需要,学习的依赖性强、信心不足,加之“数学无用论”思想逐渐渗入人心。此外,自卑心理和封闭心理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在此,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部编版教材的使用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造成分化的主要原因
        (一)心理因素。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原因,数学学科价值未能真正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识,让师生常常迷茫在“为什么而学数学”的思考之中。
        (二)缺乏认知基础。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山区学校由于部分优质生源外流,中下层次生源为主体,基础差,起点低是我们面对的现实。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形成了学习过程中连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明显差异。


教师没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不能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二、预防学习分化的策略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是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争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作为教师,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教学机智,灵活自如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让课堂步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让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富有创造性、激动人心的交流活动。
        2.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数学方法包括在数学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手段和方式。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
        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要针对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七年级教学开始就要加强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尝试采用探究式、发现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到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科任老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对学困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在精神上多一点鼓励、学法上多一些指导、困难时多一分帮助,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5.创造一个机会,敲开信心之门。困难多的学生有自卑感,而有自卑感的学生,却往往又有较强的虚荣心和表现的欲望,但又畏缩不前,没有垮出第一步的勇气。作为老师,要善于为他们创造机会,以前一个孤独离群、沉默寡言的学生因一次契机变得乐学、自信,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一中!有力地颠覆了许多自卑厌学的同学!
        总之,影响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因素和客观原因是多方面的,怕学数学的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业成长和发展。与此相应,引导中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也应是多样的,没有固定模式。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改进教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让创新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学这块园地中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数学学习与研究  倪在前
2.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3.知行合一        陶行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