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 李祥买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上   作者:李祥买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国家教育部门把立德树人作为了各层次教育教学中最为核心的教学宗旨和目标,高中学生品德修养的培育和才干才能的增长,要同步推进,同步落实。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第一中学  李祥买  4376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国家教育部门把立德树人作为了各层次教育教学中最为核心的教学宗旨和目标,高中学生品德修养的培育和才干才能的增长,要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当前的政治教材涵盖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与学生面对的现实环境息息相关,不仅有政治哲学思想、经济社会常识,还有人文地理认知等,利用好政治教学这一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不仅是提升其综合能力素养,迎接高考的要求,也是培育新时代青年人才,推进立德树人有效落地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政治教学; 实践探究
        引言:德育教学始终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项中心任务,而思想政治课程就是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学科载体。高中时期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独立人格感知和思维意识,正是良好思想品质和观念理念培养的黄金期,需要有全面、到位、科学的引导和推动,才能真正的成长为有品德、有担当、有才干的新时代青年。政治教学兼具德育和智育双重价值,把立德树人思想渗透到该门学科教学的全过程。政治教师应当通过方法创新,以隐性方式,由浅及深,潜移默化,让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形成健康人格。
        一、以教材为基础,有效渗透德育要素
        新时代选人用人和育人所坚持的基本原则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而素质教育,更是把立德放在了树人之前,先培养品德,再提升才能。那么高中政治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遵循了这样的原则和思路,编排内容中广泛蕴藏着德育的光辉色彩,因此老师应当牢牢把教材作为政治教学的核心基础,通过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去把立德树人相关知识要素和学生的实际认知阅历相结合,将德育要素不断的凝练和整合,有效的渗透到教学当中,同时也要注重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此让教材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拉近学生与政治教学之间的距离,让德育顺畅的发生。纵观新课程标准下的政治教材,它在风格和内容设计上做了很多优化,把之前众多师生所诟病的难度大、层次深、知识点繁杂等突出问题着力进行改进,突出了实践性、生活性和探索性。老师在应用教材时,应当更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材的相关优势,把学生的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兴趣激发入手,在增强信心的基础上,把其中的优秀政治思想品格要素渗入其中,使其主动的去领悟、体会和践行。
        比如在部编版教材关于“价值创造和实现”的教学当中,这里主要是从不同纬度去分析价值的内在涵义和外在表现形式,让学生明白其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所在,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信心、增强信念定力,敢于正视困难,并且以良好的状态为他人做出积极的榜样。那么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和真切的感悟其中的要素,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个人励志读物,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书籍[1],可以摘取其中的一些典型的事迹和案例,让学生在课后或者课堂上进行阅读,讨论,谈一谈启示。当然,这些人物距离我们的生活比较遥远,那么也可以结合周边的励志事例,让学生真正切实的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价值的实现不是虚无缥缈,而是可以脚踏实地去做到的。同时,价值大小不能由长度来决定,而是要看他的深度。经过教材原理和案例实例相互融合式的政治课堂教学,强化了学生的认知,也从侧面印证了相关的理论,让德育教育有效发生。



        二、打造情景式课堂,活跃德育教学氛围
        高中政治教学的理论性较强,很多的知识体系架构存在较强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记忆力,还要有一定的逻辑思考、总结归纳和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很多文科类学生就感到政治学习相对枯燥乏味,难以进入状态,而理科学则认为记忆内容过多,耗时耗力,难以提起兴趣。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把核心素养理念贯穿到教学当中,以兴趣培养为关键,充分的利用学生们的爱好和特点,营造与学生认知相符且可以引起共鸣的课堂教学情境,把一些知识点和实际的例子和生活元素相联系,让德育要素活起来,以更加生动的形象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老师要重点把相关政治知识点后的历史、经济、社会背景讲透讲实,让学生知道这些理论和思想的来龙去脉,加上课堂情景的演绎,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极大的调动起来,更有利于德育要素在相对轻松、趣味的氛围下进行渗透和融入,大大提升了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以部编版教材中关于“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的内容讲解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之间的文化风格差异,老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先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特色展示开始,把一些民族诸如高山族、壮族、蒙古族的服装、民族活动、餐饮习俗等通过图片、影像或者动画的方式播放出来,而后再把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实例,比如美国唐人街的热闹景象,美国人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画面,西方一些重大节日的习俗等,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因为地域、历史、民族的原因[2],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文化表现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通过这样的情景打造,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会对这些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想去探究其中的奥秘,那么老师就要趁热打铁,引入教材中的内容,讲述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等,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和文化素养。
        三、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高中政治教材的必修版本为四册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而个版本教材之间的侧重点不同,那么老师就要做到有的放矢,分类指导,同时不同学生对于每一部内容的理解能力也有差异,因此要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寻求更加匹配的手段,以达到立德树人要素的高效渗透。比如在“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中,该内容属于经济生活范畴,那么老师就要从生活的方向出发,以学生们经常听到或者用到的电子产品、农产品、黄金石油,他们在价格涨跌时,让学生先去讨论预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决策,在和实际情况进行比对,找到不同之处,再去利用相关的经济原理去分析,让学生掌握经济常识,提升经济素养。
        结束语
        高中政治教学要做好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机融合,应当更多把学生放到更加主体的位置,通过兴趣引导、情景打造、联系生活、隐形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的形成对政治课程中内涵的德育要素广泛深刻认同,鼓励学生积极在学习生活中践行,实现更加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成菊.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 管理),2020(05):257.
[2] 崔孝强 .高中政治教学与立德树人理念的融合实践[J].华夏教师,2020(12):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