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有效合唱教学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朱肖琛
[导读] 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唱教学。音乐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合唱,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歌唱技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但小学生普遍缺乏合唱经验,加上一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导致合唱教学常常遇到困难。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大若岩镇中心小学田垟校区  朱肖琛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唱教学。音乐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合唱,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歌唱技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但小学生普遍缺乏合唱经验,加上一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导致合唱教学常常遇到困难。因此,音乐教师需认真研究合唱课堂教学的策略。本文将就此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合唱;课堂教学;有效性;构建策略;探讨
        合唱是一种基本的音乐演唱形式,合唱又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艺术形式。合唱时,各个声部需要相互配合、协作;因此,开展合唱教学,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歌唱技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但合唱教学又因小学生普遍缺乏合唱经验,加上一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而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需要研究合唱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认识合唱
        开展合唱教学,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合唱。为此,教师必须意识到:音乐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同时,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合唱:可选用优美的合唱曲目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下面用一案例来阐释该策略(并贯穿全文):
        (一)欣赏英国童声合唱团视频。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使用多媒体,向学生们播放英国童声合唱团的视频,让学生们一遍遍聆听英国儿童齐声合唱的《平安夜》、《ANGEL》、《Sanctus》等曲目(有音乐专家发现: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不能在短时间内听懂、理解对方使用的语言,但世界各国的人们都能够在短时间内欣赏对方的音乐[1]。从这一角度来说,世界通用语言不是英语,而是音乐。音乐教育学家还观察到:日本学生喜爱欧洲古典音乐,法国学生喜爱加拿大音乐;世界各国的学生都对其他国家的音乐非常感兴趣,都非常喜爱其他国家的音乐)——小学生们不可能听懂英国童声合唱团唱出的歌词,但英国儿童优美的歌声,会引起小学生内心的共鸣。
        (二)讲解合唱的历史知识。
        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要向学生们详细讲解合唱的历史知识(音乐教学主要建立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但是欣赏教学不能只是感性体验,没有理性体验,理性的认识也是为了更好地获得感性的体验。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历史知识)。教师要告诉学生:合唱起源于欧洲,最早的合唱,是基督教的神父组织唱诗班为上帝演唱赞美诗。由于基督教相信儿童的灵魂纯洁,因此,最早的唱诗班都由儿童组成。童声合唱也就成为最早的合唱形式。后来,音乐家们突破宗教音乐的桎梏,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包括歌剧作品);音乐家们还组织男歌手、女歌手齐声演唱,逐渐发展出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等多种合唱形式。十九世纪后,合唱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合唱传入我国。从此,合唱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鞠萍、蔡国庆小时候都曾经是银河少年艺术团的团员,他们小时候经常参加童声合唱。
        (三)对比聆听,认识合唱。
        讲解完毕后,教师再次使用多媒体,向学生们播放三首曲目:①银河少年艺术团合唱的歌曲《祖国的花朵》;②解放军合唱团合唱的歌曲《神经的战争》;③北京春之声合唱团合唱的歌曲《燕子》。播放完毕后,教师要让学生们比较童声合唱与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的异同点。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认识合唱,并且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
        二、开展科学的合唱训练
        在学生认识合唱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练习合唱。——教师必须意识到:小学生普遍缺乏合唱经验,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合唱技巧存在一定的难度;小学生天性好动,因此,小学生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研究表明:9岁以下的学生,只能集中注意力5分钟);长时间、一遍遍重复的单调的合唱训练,还会使学生感到枯燥[2]。所以,教师需要运用教学技巧,开展科学的合唱训练。
        (一)从独唱开始,循序渐进开展合唱训练
        独唱、合唱是两种最基本的音乐演唱形式。独唱、合唱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合唱训练前,教师首先要叫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独唱歌曲,并把学生喜欢的曲目写在黑板上(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感到自己受到了教师的尊重,在短时间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教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曲目,从中选择出一首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的歌曲。接下来,教师挑选几个音乐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一一演唱这首歌曲(这样,就训练了学生的独唱能力)。
        而后,教师要叫全班学生齐声合唱这支歌曲,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嗓音初步认识合唱。在学生们齐声合唱时,教师要注意分辨哪些女生能够唱出女高音,哪些女生的女低音唱得比较好;哪些男生能够唱出男高音,哪些男生的男低音唱得比较好。



        (二)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基础训练
        小学生们好奇又好动,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有意识地拓展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基础训练。
        1、教师引领学生感受并练习腹部呼吸。
        教师叫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一只手握在自己的胸部,再吸入一口空气,让学生们感受胸部的运动[3]。然后,教师叫每个学生把手放在自己的肚皮上,再用腹肌用力、深深地吸入一口空气,让学生们感受腹部的运动。
        此时,学生们会感觉很有趣。教师抓住这个机会,告诉学生:平时每个人的呼吸,都是胸式呼吸。在合唱时,往往要持续唱出高音,用胸式呼吸,每唱一句歌词就得换几口气。所以,合唱时,要用腹式呼吸。接着,教师带学生们反复练习腹式呼吸:可像闻花一样长吸入一口气,感受(横膈膜)向下、向外(扩张时)把腹部吸成了一个“胖子”,再发无声的“si”,感受将气吐出,“胖子”似乎又缩回去。紧接着换口气,再发“si”,这样不断地练习。
        2、教师组织学生们练习发声。
        在进行发声训练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首先训练小口型的开口练习,然后训练大口型的开口练习(这两个练习,可先后分别用u和a唱同一条旋律 :  5  4  3  2 | 1  -    ||,注:先记住u的感觉,再用u的感觉唱a);首先训练高音(高音要注意腹部用力),然后训练低音(低音更要把气沉下去)。在学生练习发声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放松下颌、喉部,用腹部发声,保持正确的口型,吸气时不得耸肩。
        3、教师组织学生感受和进行共鸣训练。
        教师组织学生感受、进行共鸣训练是为了让学生更轻松、更科学地发声。
        教师先叫学生们把手放在胸部,微微张嘴,喉头放松,发出一连串低音,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感受胸腔震动(胸腔共鸣);然后,教师叫学生们把手放在眉心,用嘴吸一口气(但不要鼓嘴),慢慢哼出声来,让学生用手感受眉心的振动(头腔共鸣)。这样,就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认识了胸腔共鸣、头腔共鸣。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共鸣训练[4]。
        (三)基于学生的竞争心理,开展合唱训练
        小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竞争心理,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竞争心理,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参与合唱训练。
        合唱基础训练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发音上的区别,将全班学生分成男高音、女高音、男低音、女低音四个声部。然后,叫四个声部的学生们选择一首大家都喜欢的歌曲。学生们选好歌曲后,教师叫四个声部依次按自己的调(教师根据他们不同的音域特点为之定不同的调)演唱这支歌,并且要比一比:看哪个声部唱得最好,说说好在哪里,并让其他声部向他学习。
        在各个声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各个声部的学生注意:合唱时,不仅要倾听自己的声音,也要倾听同声部其他同学的声音,要注意整个声部的声音必须和谐、统一;不仅要倾听自己声部的声音,也要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且低音声部要弱一点(因为低音声部像绿叶,要烘托着高音声部),要注意各个声部之间声音的和谐、统一。
        (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要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必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5]。——各个声部的比赛结束后,教师再一次播放英国童声合唱团的视频,从中选择一首单词较少的曲目,再叫四个声部的学生按自己的声部模仿视频,一齐演唱这支曲目。在老师的鼓励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表扬下,当学生们意识到自己发出的歌声一遍比一遍好听,甚至与英国童声合唱团的歌声不相上下时,他们便会建立起强烈的自信心(这对今后的合唱教学非常有帮助)。
        结束语
        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音乐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并且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合唱训练。
参考文献:
[1]许春艳.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智慧,.2020(36):21-22.
[2]张咪.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33):46-47.
[3]卢琳.谈小学音乐有效合唱教学课堂的构建策略[J].考试周刊,.2020(95):157-158.
[4]刘雅芳.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J].知识窗(教师版),2020(10):84.
[5]甘巧霞.浅谈小学音乐有效合唱教学课堂的构建[J].黄河之声,.2020(13):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