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程仕萍1 汪雯1 柯颖2
[导读]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中循证护理模式的运用效果。方法:选用随机抽样法,将2019年9月-2020年6月40名护理实习生视为实验组;2018年9月-2019年6月38名护理实习生视为比照组。比照组延用以往的临床护理授课模式,实验组在运用以往授课模式的同时,融合使用了循证护理模式。

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程仕萍1   汪雯1   330006
2.江西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柯颖2      330006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中循证护理模式的运用效果。方法:选用随机抽样法,将2019年9月-2020年6月40名护理实习生视为实验组;2018年9月-2019年6月38名护理实习生视为比照组。比照组延用以往的临床护理授课模式,实验组在运用以往授课模式的同时,融合使用了循证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均超出比照组(P<0.05),因而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护理专业学生在处理问题、交流、观察探究、评价以及研究能力方面存有明显差别。实验组学生专业水准略高。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有益于优化临床护理教学水平。
关键词:循证护理模式;临床护理教学;应用;研究
        引言
        伴随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促使医疗卫生行业得到了超前的发展,加之社会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对于医疗服务品质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因而,医疗护理专业人才受到了重视。护理临床教学作为培养医疗护理专业人才的主要实施路径,唯有不断更新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才可以强化教学效果,教育出更多优质的临床护理专业人才,助力于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往的临床护理授课特征是教师以“灌输式”的形式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通常会忽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如此一来,便很难强化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自主思考探究能力。针对于此,循证护理模式应时而生,现如今已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见到了很好的运用效果。据此,有必要围绕循证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展开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用随机抽样法,将2019年9月-2020年6月40名护理实习生视为实验组,其中女生21名女生,19名男生,岁数在21-23岁,平均岁数为22.03岁;2018年9月-2019年6月38名护理实习生视为比照组,其中23名女生,15名男生,岁数在19-22岁,平均岁数为21.12岁。这两组均为全日制统招学生,两组性别、年纪、学历以及考核成绩等若干方面做出比较,没有呈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两组学生在同一组教师带领下学习
        比照组延用以往的教学方法,使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实验组运用循证护理授课模式,比如:引领学生亲自实践、信息化教学、查房宣教等,同时对实验组的学生介绍循证护理模式的相关概念、理论知识。
        (2)临床护理教学讲师选择
        本次研究选用的8名教学讲师,都是具有十年以上临床护理经验的职业护师,同时委任1名教学组长,负责学生临床实践学习结业考试、综合考核表的填写、整理、汇总分析。
        (3)临床护理教学安排
        将临床护理专业学生的4周临床实践学生视为一个周期,每名学生分别管理两个病房(每个病房最多容纳4名患者),由学生分别管理病房之内患者的护理工作。


比照组依照教学计划完成相应的目标,实验组不但需要落实教学计划,而且还要记录好患者入院期间的护理流程、护理问题以及搜集相应的证据,经过深度剖析相应的问题,探寻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而选用针对性强的措施,将问题处理好,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优化临床护理服务品质。
        (4)效果评价
        临床护理教学讲师以统一指标对学生的学业情况做出评价,通常状况下,评价内容涵盖了:学生的自主思考探究能力、学习成效、学生的自我规范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应急反应能力等是否有所提升,以及是否愿意自觉使用循证护理模式辅助临床护理学习等。
        (5)统计学方法
        在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中,运用SPSS21.0软件,整合分析基于以往教学模式、循证护理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资料,并且全部的资料信息都以标准差形式予以表示,经过比较论证,倘若P<0.05,则说明比照组、实验组学生的成绩差异具备了统计学意义[1]。
        2结果
        经过对比照组、实验组这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做出整合、比较,得知:比照组中的38名学生,理论成绩在86.55±2.376分、实操成绩在87.34±2.475分;观察组中的40名学生,理论成绩在94.32±2.124分、实操成绩在95.12±1.574分。与此同时,不论是二组的理论成绩,还是实操成绩均为P<0.05,因而,具有统计学价值。
        3讨论
        在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中,循证护理模式的运用能够显著优化临床护理教学水平,强化教学的实效性;循证护理模式的本质在于循证医学信息,换言之指的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在行业内通常被称为实证医学[2]。其内容主要涵盖了:(1)探索临床诊疗中遇到的各类问题;(2)挖掘具有价值的证据;(3)根据实际证据,深度探究通过循证得到的医学信息。经实践论证,循证护理模式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升级、补充,以此探寻出最佳的临床诊疗决策,提升医疗护理服务品质。除此之外,通过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改善临床护理现状、强化临床护理管理效果以及开辟临床护理教学的创新之路,追溯问题的本质,重视细节处理,进而经过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的临床护理教学体系,为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这种新颖教学模式的运用,还可以优化以往教学模式的全部不足之处,创新教学模式、授课方法的同时,可以强化临床护理专业学生的自主思考探究能力、实践运用能力、自我约束能力,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可以在思考探究中理解和消化更多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增强临床护理专业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
        4小结
        总而言之,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搜集到临床护理中常见的各类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选用针对性强的措施,优化临床服务水平,保证临床护理质量达到预期标准。可见,循证护理模式具有十分理想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松龄.循证护理模式在盆腔炎保守治疗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7):154+163.
[2]吴英芝,王晓荣.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5):116+120.
基金课题项目: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15jzjg-11);江西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130603)
第一作者:程仕萍,198204,医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西医临床护理教育教学;
通讯作者:汪雯,198510,大学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中西医临床护理教育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