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孙玉芳
[导读] 高效课堂是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从教师教得高效;学生学得高效;师生配合的高效,三个层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阐述如何打造高效的思品课堂。

呼伦贝尔市牙克石第七中学   孙玉芳   邮编:022150

论文摘要:高效课堂是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从教师教得高效;学生学得高效;师生配合的高效,三个层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阐述如何打造高效的思品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改、设计、反思、角色、方法、习惯
        现阶段课程改革一直是正在进行时,打造高效课堂是课改的方向,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更是所有学生的期盼。所谓教无定法,对于什么模式的思品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这是实施课改以来需要所有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高效课堂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教师教得高效;二是学生学得高效;三是师生配合的高效,是教与学的统一,具体地说是高效课堂应该是教师在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遵循教学活动规律,结合本学科特点采取多种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有最大的提升,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教的高效
        1.紧跟时代的知识素养。教师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知识储备,了解最新的时政新闻,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自身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除了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国家最新的大政方针,把握时代脉搏。既十九大召开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都做了变动,如果教师不了解时政,还是就教材讲教材,那么就会导致理论和实际的脱节,所以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终身学习。
        2.充分的课前准备。首先教师要认真备教材,把握教材整体知识框架,理清脉络;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确立重点、难点;其次备学情,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准确地捕捉到学生在学习中的真实状况及已有经验,对此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记得身边一个比较优秀的教师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因为忙于学校其它事情导致没有太多时间备课,上完课之后,她说感觉课讲得很不成功。
        3.有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条件,要求导入精彩,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科学合理。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么教”精心策划,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教师的课堂不能一层不变、千篇一律,这样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潜心钻研,不断更新教学设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课堂不断注入活水。我是一名连续在初三毕业班任教的老师,学生的成绩一直在年级组前列,自我分析最大的原因就是我的课堂总会有一些变动。实践之后发现,即使是小小的变动也会给我带来极大的意外和惊喜。
        4.必要的课后反思。交流出经验、反思长智慧。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扬长避短,吃一堑长一智,不断提高课堂效率。美国教育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示,“教师的发展=经验+反思”可见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自觉的反思,不仅可以发现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差距,还可以对成功之处作一定积累;对自己认为不足之处及时弥补。及时反思也是自身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作为连续在九年级毕业班任教的政治教师,随着合作导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在我校的全面铺开,整体的教研氛围促使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诊断顽疾决心根除。
        一、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把课堂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课堂遵循:学生自己看就能明白的知识不讲,学生小组讨论能弄清楚的问题不讲,最大限度的缩短讲课的时间。
        二、更新观念,进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多说、多动。要改变自己单一的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代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教学。避免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要建立起平等交往的“课堂对话”,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三、小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联系学科特点和学生课堂表现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合理安排加减分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的表现。
        每每上完一节课,自己的表现和学生的表现都会在我的心里产生小小的波澜,有时是开心雀跃,有时是伤心懊恼。开心也好伤心也罢,都需要自己深刻反思,并且边反思边琢磨自己的教学,长处一定要继续发扬,不足之处也一定要想方设法积极改进。
        二、学生学的高效
        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是否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方法是保证学的高效的重要条件,要做到这些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不同情境,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从学生学习需要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诱发好奇心。
        2.要引导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学生知道不是“花的时间越多,学习越刻苦,成绩就会越好”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学习特点以及能力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的发展发生深刻的影响,连续在初三教学的经历验证了这一观点,课前必要的复习,课上专心的听讲,课下及时的记忆,这些学习习惯是取得良好成绩的保证。
        三、师生配合的高效。
        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要营造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激励善待学生,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在课堂放飞。课堂上尽可能给每一位学生交流的机会,有可能是组内交流、同桌交流或是全班的交流,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为每个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精彩不曾预约,美丽水到渠成。高效课堂不是遥不可及,带着对学生的热爱、对教师职业的承诺,让我们不断探索、一路向前。
参考文献:
1、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教师的成长=教学经验+教学反思 》
2、《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4、《高效课堂六大特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