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合教育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周媛
[导读] 特殊教育,顾名思义,是给予特殊需要儿童的特殊教育方法。由于它的特殊性,特殊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特殊儿童的特殊教学,应该参考新课改理念,并结合其心理探究出能激发特殊儿童更多学习兴趣的教育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多的东西。就当前形势下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方法展开初步探讨。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白塔小学 周媛 213200

摘要:特殊教育,顾名思义,是给予特殊需要儿童的特殊教育方法。由于它的特殊性,特殊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特殊儿童的特殊教学,应该参考新课改理念,并结合其心理探究出能激发特殊儿童更多学习兴趣的教育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多的东西。就当前形势下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方法展开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特殊儿童;策略;理论与实践;方法;多样化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坚持平台。在针对特殊教育发展所提出的改革方案当中,明确指出必须在特殊教育学校设置科学课程,对残疾学生的科学素质进行积极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当中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科技素质,环境意识等.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改革精神,做好特教教育,必须提高对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让残疾学生的科技素养培养得到重视,得到落实,这样才能够让特教教育质量和特教学生的成长发展得到更好的保障.在特教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尊重残疾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科学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慢慢转型时期,这种按照新课改理念转型的形势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大体趋势和学生的正常心理需求,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客观角度看,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远低于正常儿童且实践能力非常差。所以特殊教育与正常教育方法比较起来难度更大,要根据特殊儿童的具体情况分析研究出具体的特殊教育方法。故有必要对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探讨。
        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和天文学、气象学、农学、医学等实用科学。现代自然科学教育理论认为:“自然科学与实践生活紧紧相连,理论指导着实践,服务着实践。将自然科学教育与实践生活结合起来,能获得效率更高的教学成果。”自然科学其学科特点要求其教育应当与实践生活相结合,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展现出自然科学学科的魅力。而智障儿童的智力、反应能力、对问题的辨析能力、理解能力等是非常薄弱的,如果只进行理论灌输,他们学习自然科学的难度会大大增加。因此,对于特殊儿童的自然科学教育更应该与学生的具体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热情。通过具体时间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的内容举一反三,能够轻而易举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新的生命对植物研究”这一内容时,首先我会和校领导申请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条件下,组织学生去植物园进行学习。比如研究油菜花,组织好学生,当学生亲眼看到实物时,便会很轻松地知道油菜花花瓣四瓣,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看到蜜蜂进行传播花粉便向学生介绍虫媒花的概念。这种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教育方法,会让学生学得很轻松,感觉是出去玩,其实在玩的过程中轻而易举得学到了许多东西。而且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再会觉得学习就是枯燥无味的,从心底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学习、愿意去接受新知识,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实用价值,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就能运用到。可见对特殊智障儿童的自然科学教学应注重实践性,这是开发他们智力、高效接受学习内容的有效途径。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特殊儿童的特殊性之一表现在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非常随意,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外界干扰、被其他事物所吸引,一般说来,特殊儿童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十分钟左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运用各种新颖独特、能吸引学生的方法去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培养起他们有意注意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制作视频、PPT等呈现给学生,有效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尽最大可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科学的内容本来就很抽象,关于光、电等部分的学习也必须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传授。譬如,在学习研究动物这部分知识,就可以插入视频,让学生亲眼看看不同动物的具体不同的习性。这样有声有色的传授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并且有趣味。
        除此以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反复教学、游戏教学、强化重点教学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比如,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扮演不同动物的角色,进行自我介绍,说出不一样的动物都有什么具体的特点习性,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牢牢掌握该学的书本内容知识,无形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特殊儿童的自信,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一次说得不好,再来第二次,这种反复练习的过程能有效让孩子们掌握应学知识。从多方面看来,对于特殊儿童的自然科学教育方式不能使用古板的教育模式,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智障儿童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特殊儿童的教学难度确实增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心尽力付出更多,投入更多的经历着重研究不同寻常的教学方法,有充分的耐心和爱心培养特殊儿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在充分中掌握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之上,根据特殊儿童发展的特殊心理需求,结合自然科学课程的具体学科特点,采用与学生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断增强其学习的自信,提高对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热情,最终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智障儿童的智力。
参考文献:
[1]丁勇,王辉.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3(08).
[2]彭霞光,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六大转变[J].中国特殊教育,2010(09).
[3]陈才,当前形势下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方法之探究[J];新课程(下);20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