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王莹
[导读]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音乐是苦痛时的调味剂,让他们得到放松、心情平静;也是康复时的训练法,帮助他们训练节奏感等多种身体机能;更是人生道路的照明灯,给予特殊儿童正面的能量,帮助他们走出阴霾,找到自信。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白塔小学 王莹 213200

摘要:对于特殊儿童来说,音乐是苦痛时的调味剂,让他们得到放松、心情平静;也是康复时的训练法,帮助他们训练节奏感等多种身体机能;更是人生道路的照明灯,给予特殊儿童正面的能量,帮助他们走出阴霾,找到自信。面对"特殊儿童",有的人尝试用音乐教育来对他们进行心灵,智慧及爱的启迪,以规范其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弥补其初始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足,让其健康成长,回归社会.
关键词:小学音乐;特殊儿童;快乐;心理康复;人格发展
        特殊音乐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组成部分, 具有开发特殊儿童潜能的功能。 伴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提出,艺术教育日益得到关注,音乐教育作为特殊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样也备受人们关心。音乐教育既能提高特殊儿童的音乐素养,培养情操,同时对特殊儿童也有康复补偿意义,通过音乐的学习, 特殊儿童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音乐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特殊儿童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从而使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能够健康发展。
        一、音乐可以给特殊儿童带来快乐
        在特殊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中,学生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在活动中感受音乐中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特殊音乐教育对于特殊儿童来说,还具有一定的补偿与治疗意义。
        首先,生活中很多特殊需要儿童由于自身身体或心理上的缺陷,他们可能会遭受周围同学的歧视与嘲笑,父母的冷落,从而导致他们的内心世界经过长期压抑而悲伤、郁闷,而音乐的娱乐功能是特殊儿童最能感受和体会到的。通过特殊音乐教育,可以陶冶情操,发挥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特殊儿童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其次,“音乐对特殊儿童心灵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 看上去不那么直接、明显, 但它的教育效果却是显着的,效应也是长期的”. 经过精心设计的特殊音乐教学活动以及律动训练等,提高特殊儿童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改善他们的感知能力。这不仅仅能提高他们的自信以及社会交往能力,还可以使他们学到一技之长,以便立足于社会。
        再次,音乐治疗是特殊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音乐治疗可以针对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的缺陷进行有意识的矫正与治疗。
        二、音乐教育能增强特殊孩子的自信
        音乐在智障儿童身心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切优美的旋律都是自然美、生活美的反映。引导孩子融入音乐作品当中去,感受音乐作品所表现的高尚的情操、纯洁的意境、美丽的梦幻……提供舞台让孩子成为音乐中的小主人体验成功的喜悦。



        1.学校组织开展“六一儿童节”“元旦”等传统节日小型汇报演出,同学们用自己最拿手的节目来展现自己。如:诗朗诵、舞蹈、器乐合奏《欢乐颂》《芦笙恋歌插曲》、钢琴曲《送别》《渔光曲》《小星星》《粉刷匠》等等。看着他们的表演同时也肯定了自己的付出我不禁热泪盈眶。同学们表演相对与正常人来讲可能显得非常幼稚但积极性很高。孩子们在很长时间里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各方面的能力,增加了自信心激发了情感体验。
        2.积极参加各类音乐舞蹈竞赛活动。人们常说学以至用这些孩子学了就要用上。每年省市县的各类艺术节我们都积极参加,每个节目中都要加入几个智障孩子,其中部分节目获得了省市县各级奖项。如舞蹈《马背摇篮》《春蚕》《我要飞》這几个舞蹈都获得了省级、市级的奖并都有几个智障孩子参加了演出;由智障孩子主演的情景剧《爱心打开镣铐》获得了省级二等奖、市级一等奖的好成绩等等。
        三、音乐教育有促进和帮助特殊儿童心理康复的作用
        由于特殊儿童心理和生理各方面的残缺,他们的生存,认知能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应该如何较为健康的成长?如何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呢?这个问题一直都困扰着特殊教育人士和家长们。音乐有舒缓心情、调整情绪的作用,可以帮助特殊儿童保持心情愉悦。超过半数的特殊儿童存在人际交往和交流的困难。他们很难迈出第一步,去与人接触。合理的音乐教育,不仅能舒缓情绪,还能有效的使特殊儿童得到心理康复。
        对于音乐教育有促进和帮助特殊儿童心理康复的作用,有一个经典的案例可以证明。有一部著名的法国电影,叫做《放牛班的春天》。它讲述了一个名叫马修的老师。通过教一些性格发展略有缺陷、心灵受过创伤的儿童唱歌,逐渐让他们受伤的心灵得到康复。改变了他们原本阴霾的生活。法国人克莱门特·马修原本是一个没什么名气的音乐家。在经历了好几次事业失败之后,终于成功的受聘于一家寄宿制的男子学校,成为了一名助理教师。但他面对的可不是普通的孩子,而是学校出了名的“问题儿童”。这六十个男孩,来自单亲家庭或是收入很低的家庭,有的由于行为过于顽劣,而被家长赶出了家门;有的则是失去了父母的孤儿。而学校一直以来都用高压手段和粗暴的方法来管理他们,这让这些男孩很是反感,于是更加顽劣。以至于他们成为学校没人能管的老大难问题。马修来到学校之后,发现学校并没有开设音乐课。于是,他决定以教孩子们唱歌的方式,帮助他们走出自己那封闭而狭小的世界。在马修的细心教导和音乐的熏陶下,60个野孩子用歌声唱出了自己的心声,慢慢的从阴霾中走出。
        总之,音乐给予智障儿童的不仅是想象、情操和美的熏陶,更是其智力的诱发和催化剂。我深深体会到对这些孩子的教学要比对正常孩子花更多的心思要投入更多的爱,利用更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才能深深地吸引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孩子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或许你的耐心和关爱能够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相信他们吧给他们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成长空间,他们同样具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杨婧.关于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师,2010,(69).
[2]刘丽杉,金海玉.浅析特殊儿童 音乐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
[3]郑瑾.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感知觉培养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