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绘本教学 提升智障儿童语文素养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曹惠娟
[导读] 绘本素材具有图画形象直观、语言简练易懂的特点,同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在针对智障儿童展开情感教育时,教师需要合理地将绘本阅读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在进行绘本素材阅读的过程,形成良好的情感认识。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白塔小学 曹惠娟 213200

摘要:绘本素材具有图画形象直观、语言简练易懂的特点,同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在针对智障儿童展开情感教育时,教师需要合理地将绘本阅读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在进行绘本素材阅读的过程,形成良好的情感认识。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绘本阅读,在智障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应用途径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障儿童;绘本阅读;环境;兴趣;语文素养
        在特殊教育领域中,教师需要重视智障儿童情感的培养与发展。智障儿童作为特殊的儿童群体,在智力、认知、情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优化阅读素材的选择,以绘本素材为载体,让智障儿童通过直观的图画和简明易懂的词句,深入了解图文的内涵,规范智障儿童的情感价值观。
        一、立足情感主体,优选绘本素材
        在智障儿童绘本阅读教学领域,教师需要站在儿童个体情感需求的角度考虑,对绘本素材进行合理选择,让儿童对绘本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增强深入阅读的动力,保证儿童在绘本阅读学习活动当中,学习表现更加积极和主动。同时,教师在选择绘本素材的同时,需要考虑到智障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选择儿童阅读思维理解能力范围内的绘本素材,保证儿童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信息,全面提高智障儿童的绘本阅读学习效率。比如说,教师可以将《花婆婆》、《三只小猪》等绘本素材引入到阅读活动当中,丰富智障儿童阅读选择空间,满足他们阅读在主体兴趣需求。
        二、创设温馨环境,吸引儿童阅读
        在针对智障儿童组织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时,阅读环境建设合理与否,在很大成程度上决定着儿童的阅读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合理的创设阅读环境,优化智障儿童的阅读空间。让智障儿童在温馨、和谐的阅读环境下,建立起深入阅读的兴趣,从而保证儿童的自主阅读更加高效。比如说,教师需要重点加强阅读环境墙体的装饰,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选择暖色调来装饰墙面,从而给智障儿童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阅读环境,如绿色和黄色是比较常见的装饰颜色。同时 ,教师需要对智障儿童绘本阅读空间设施进行合理建设,调整绘本素材的摆放位置和摆放高度,方便智障儿童可以自主选择绘本素材进行阅读,保证绘本阅读活动更加有效。此外,教师在设计绘本阅读环境时,需要对绘本素材进行合理分类,从而为智障儿童图书检索和阅读提供便利条件。
        三、借助绘本教学,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开端,阅读能力是儿童一切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阅读绘本,可以引领孩子们推开一扇窗,帮助儿童了解我们的世界。对于我们心智水平很低的智障儿童,绘本以图为主,以文为辅,更能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智障儿童的识字量不多,文字难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他们的信息加工优势通道是视觉,对形象信息敏感,绘本图画能以直观形象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在我们教室的创设的图书角,书架上摆放着很多书,供孩子们课间阅读,而绘本以精美的图画深深吸引了孩子的眼球,让他们不自觉地捧起了书,探寻着绘本故事里的情节,感受绘本的趣味,激发了智障儿童学习的兴趣。
        四、引导图文共赏,享受绘画之美
        绘本是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叙述故事的,是图文合奏的。在绘本里,图画是图书的生命,也是最先映入人的眼球。那栩栩如生的画面,给人的感觉犹如在畅游美术馆一样,享受着绘画给人的艺术美。《可爱的鼠小弟》系列绘本,清爽明快的色彩,充满质感的铅笔线条,舞台似的独特构图,每一处细小的元素都是美的体验。可爱的鼠小弟用一个又一个幽默、温馨、出人意料的故事带给了孩子们无尽的阅读欣赏的乐趣。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作者静态的画面转变为动态的画面教学,更能感受到绘画艺术的美感。
        五、通过绘本教学,促进品格提升
        经典的绘本画面特别美,内涵又值得人反复咀嚼。智障儿童思维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相比文字的阅读,更容易读图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感知。从丰富生动的故事中,智障儿童可以积极坦然的接纳自己所谓的“缺陷”,学会用幽默的态度面对生活,学会充分享受温暖的親情和友情,学会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等等。在引导孩子阅读绘本《抱抱》:你看大象抱着小象,大狮子抱着小狮子,大鹿抱着小鹿,大猩猩抱着小猩猩……全书基本都是这样的动物妈妈温暖而亲切地抱着宝宝的图片。读完后,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和爸爸妈妈来一个拥抱!对了,还要去抱抱爷爷奶奶、哥哥姐姐,还要去抱抱老师。在多次重复阅读中,不仅认识了“抱”字,知道了“抱”的动作,还能感受到“抱抱”传递着亲密的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将在各种人物、事件中,获得社会知识、自我认知,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倾向,最终形成素养。
        六、组织绘本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在智障儿童的教学中,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在绘本教学中,教师选择优质的绘本素材,培养智障儿童的倾听习惯、说完整的话、排队中的等候轮候等行为习惯。在绘本《大卫,不可以》中,大卫在一天的学校生活中惹了不少祸,如迟到、上课捣乱、吃东西、上课不进教室、上厕所等等,但最终还是在教师的教导下一一改正,大卫学会了与别人相处,遵守了学校里的规矩。通过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教学,让智障儿童在潜意识中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比起教师枯燥的说教,效果要明显好得多。绘本让行为规则教育,润物细无声。
        总之,新时期,绘本作为课程已经深入到中小学的课堂,并以它特有的魅力为特教课堂绽放光彩。在《培智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智障儿童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而绘本画面精美,内容具体生动,主题最贴近孩子们真实的生活,运用绘本教学培养智障儿童的语文素养,有目共睹。
参考文献:
[1]徐晓晨,栗莉.针对情绪障碍儿童的“绘本阅读疗法+奥尔夫音乐疗法”阅读疗愈实践研究[J].晋图学刊,2019(01):51-56
[2]彭瑜,杨柳.绘本阅读在智障儿童情感发展中的应用[J].绥化学院学报,2017,37(07):54-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