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长轮流,造民主班风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陈建国
[导读] 固定班干部管理班级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对管理和被管理双方的学习发展都不利,难以形成民主平等的班级风气。班长轮流制,很好地增进了孩子间的平等、民主交往,会使他们成为学校生活的主人翁,有利于他们充满自信地成长。

温州市瓯海区艺术实验小学 陈建国 

摘要:固定班干部管理班级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对管理和被管理双方的学习发展都不利,难以形成民主平等的班级风气。班长轮流制,很好地增进了孩子间的平等、民主交往,会使他们成为学校生活的主人翁,有利于他们充满自信地成长。本文是多年班级管理制度改革和实践的经验总结,理据充分,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班长轮流  班级管理  民主平等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班集体可以看成是一个小社会,演化着小小的悲欢离合。在这小小的社会里,难免发生各种冲突。有些冲突属于个体不同性格导致的行事方式的磨合,有些则是个体身上各种力量角逐的外化表现。
        观察后,你会发现学生个体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度的大小,影响了他在班级中权力的大小,进而影响到他在班级中权益的大小。正是这些权益分配的不公,导致纷争四起。大大小小的纷争,又造成班级管理的无序,深刻地影响个体的学习效果和幸福指数。
        那么,怎么改变这种糟糕的混乱状态,走向团体的和谐呢?从根子上抓起的话,我们需要对团体内的权力进行重新分配,更重要的是创造出一种制度来保障集体内的民主平等,让孩子们的权益时时处在制度的保卫下。经过多年实践,我发现打破固定的管理模式,让人人参与管理的班长轮流制度,是一种很好的班级管理方法。
        具体做法:取消固定的班级管理员,不设常任班干部。在学期初,按照能力差别给学生分组,每组设组长和组员,以天为单位轮流管理。整合班级各项管理,做到值日班长全权负责,范围包含:晨读、晨会、眼操、体操、午间、值日等。组长记录,工作结束后,由次日组长检查,合格后交接并领取“工资”。

       

        班长轮流制度的施行,对改造班级风气有很显著效果。近几年,我连续接手了几个中高段的比较混乱的班级,用班长轮流方式运作一段时间后,孩子们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譬如:纠纷少了,相处融洽了,凝聚力强了,学习风气好了,师生关系好了……究其原因,是因为班长轮流制度的运行,改变了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一、班长轮流制度,给孩子以平等。
        传统遴选班干部的方式,多以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做标准。通常情况,班中的“好孩子”会是固定的几个,这些孩子往往成绩比较优秀,在老师面前乖巧,受各科老师青睐、表扬,同学们多以羡慕眼光看待,他们很容易因此产生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这些“好孩子”多数会长时间担任管理工作,久而久之,大部分会被优越感驱使,做事惯于颐指气使。平时,他们会为执行老师们的任务,偏执任性,使被管理的孩子感到较大的压力。这些孩子们理解的管理者的角色,会比较契合官僚思想,使得班级呈现出一种隐性的等级化。
        班长轮流制度施行后,孩子们的角色发生根本变化。他们会比较容易地理解,管理者即是服务者,代表的是班级的小主人,是为同学们服务的主人翁。加上“风水轮流转”,在角色的频繁变换中,他们既有主人翁的兴奋感,也有服务者的责任感。不断换位思考,让他们深刻地理解同学间应有的平等关系。可以说,班长轮流管理的制度,从根子上将权力均分化,使得每个孩子切身体会到平等的分量。
        睿同学在学习上有优势,体育比较突出,画画和写作也都不错。老师们对他比较欣赏,常请他帮忙做事。他还长年担任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可是,他和同学的关系比较糟糕,班中只有那么几个“高层”朋友,同学们普遍反映他“傲”。班长轮流后,他和同学的关系变得平等了,这也令他变得越来越“亲民”,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好朋友。
        二、班长轮流制度,给孩子以民主。
        传统的固定班干部管理的方式,由于缺乏权力的均衡和角色互换,管理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被管理者也没有机会从对方角度思考,他们彼此缺乏对等意义的沟通,久而久之会滋生出对立情绪。那样的班级管理制度,很容易培养官僚思想,许多“好孩子”和老师们的关系很好,和同学的关系却很差。长年处于被管理地位的孩子,则容易变得消沉。尤其是那些学习方面暂时落后的孩子,他们要承受老师们给的压力,还得忍受班干部的冷眼,会变得孤僻,甚至自暴自弃。
        班长轮流制度的施行,重塑了孩子间的关系。他们每个人都是管理员,也每个人都是被管理者。这时候,他们衡量一个同伴的优劣,会变得更加全面,比较容易从责任心、性格、交往能力等平常忽略的多种维度去考量同伴。互换较色的轮流管理制度,大大促进了孩子间的平等交往,在这种交往中有真尊重,有真理解,同时也体现出了真民主。
        灏同学有不少坏习惯,动作磨蹭,责任心也弱,导致他在学习上也比较落后。同学不喜欢他,和他的关系比较疏远。他有比较强的自尊心,也渴望交往,但往往会话不投机,发生纠纷,弄得拳脚相加收场。多轮的值日班长管理工作后,他和同学的关系变得渐渐融洽。究其原因,是这种管理制度使他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和同学的相处也因此变得民主。
        三、班长轮流制度,给孩子以自信。
        固定班干部的管理模式,长年累月地用一把尺子衡量孩子,大部分的孩子难以有机会展示自身整体素质。同时,因为长久的固定分工,他们很容易形成各种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多半沟壑分明的,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进行组合。长期压抑的结果,让被管理者丧失了交往的自信,也失掉了学习和生活的主动性。而管理者也失掉了综合发展的能力,他们会在长期的养尊处优中,放大自身优点、忽视自身缺点,无视他人优点、扩大他人缺点。并演化出糟糕的倨傲言行,不利于他们将来的成长发展。
        提供频繁换位的班长轮流制度,让孩子间的交往变得平等和民主。每个孩子都有大量机会,展示自己学习成绩外的智慧和能力,也借机认识同学的优缺点。这种管理制度,会使孩子变成真正的同伴,在班级事务的管理中感受到立体而丰富的生命活动。长此以往,孩子们会变得主动而充满自信,有利于他们将来的生存发展和人际交往。
        晨同学的家长没有文化,对他的教育引导方法不正确,几年下来,晨同学在学业上日渐落后。晨同学也越来越孤僻,和同桌的交流都很少,上课请他发言也只站在那里低着头、闭着嘴,脸红脖子粗。班长轮流多次后,在频繁的交流中,他变得大胆了,同学们也了解到他的优点,他和同学关系逐渐密切起来。后来的他,判若两人,脸上常挂着甜甜的笑,自信拥抱了他。
        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制度的力量。好的制度,能释放人性中的善意,让个人能量的发挥达到最大化。几年来,我看到了非常多的变化案例:原本不爱交往的孩子,变得活泼开朗;原本蛮横无理的孩子,变得会懂规则、守规则、用规则;原本冷淡的同学交往,变得丰富融洽、和谐美满。
        班长轮流,这种注重平等、民主的班级管理方式,让孩子们学会了相互间的理解、尊重、同情,让他们充满了主动性和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这种管理方式,也平等民主地锻炼了每一个人,为他们今后的公民身份奠定基础,为他们今后的人生,描画出了温暖、光明的色彩。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桂林,2014-07-01:1-324.
[2]崔蕾.《一个班主任艰难而幸福的一年》[M].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13-05-01:1-209.
[3]迟毓凯.《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2016-10-01:1-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