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传统教学观念 创新初中音乐教学模式 曾雪琦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曾雪琦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的教学理念注重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阶段开设音乐学科,通过学习音乐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艺术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如今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已经越来越重视音乐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初中音乐教学发展,本文重点分析了创新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策略。

四川省犍为石溪初级中学  曾雪琦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的教学理念注重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阶段开设音乐学科,通过学习音乐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艺术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如今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已经越来越重视音乐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初中音乐教学发展,本文重点分析了创新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教学观念;初中音乐;教学现状;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同学们在学习初中音乐知识这条路上的需求,作为一名初中音乐老师,在实际的音乐教学环节,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打造初中音乐高效课堂,陶冶情操,渲染氛围,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使学生们都能够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以至于更好的推进音乐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现状
        长久以来,由于初中音乐学科不是中考中的内容,受到考试因素的影响,音乐学科被放在了一个很不受重视的地位,许多学校都觉得初中音乐课程的开设无异于浪费时间,是可有可无的,所以会有部分应试教育的教师占据音乐课程的时间来更多的讲授自己学科的知识,导致初中音乐课程的开设徒有虚名。而且在初中音乐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有部分学生不愿意去认真听老师讲解,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有着自己的方法和习惯,但是在班级内部这个大集体之中,需要让学生们去信任老师,并且能够跟随老师去学习知识,汲取知识,培养他们积极思考、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
        初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身边的事物或多或少的都会对他们产生三观的影响,这个阶段是他们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阶段。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音乐课仅仅被定义为个人兴趣课程罢了,每周只有一节课,还可能被占据,因为学校没有足够的重视,教师在备课过程也没有很大的动力,无法打造初中音乐高效课堂。因此,为了活跃音乐课堂的气氛,促进初中阶段的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创新初中音乐教学模式。
        二、创新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策略
        1.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
        要想学生全身心积极地投入到音乐课堂中去,教师就需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们对知识的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初中音乐课程中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的同时带动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新的教学模式的施行会以其新颖独特的特点不断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我们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它能够提升学生们课堂的学习效率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完善音乐的教学课堂,进而能够改善课堂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新课改带来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转变,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等。初中音乐课堂要想高效进行,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比如,在学习初中音乐《我爱你,中国》一课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练习歌颂音乐,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在开始授课之前先结合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和我们国家相关的内容,视听结合的方式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音特点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去感知怎样唱而不是教学生怎样唱。
        2.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用心设计教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有效地引导和规范,循循善诱。音乐学科的教学虽然要注重教材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音乐的知识学习需要学生具有很高的自身素养,先天性特点占据一部分,后天的培养也占据一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上要注重因材施教,在音乐的教学上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给学生们整理记录他们不同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全面而细致的观察。例如,学生的习惯、爱好、发音部位以及发音中存在的缺陷,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变音的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们保护声带,采取正确科学的发声训练方法,在不损害声带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比如,在教授《客家之歌》这一节时,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了解,鼓励学生在这种类型的音乐学习中多投入一些时间精力,进而更好地掌握客家人热情好客的情感与歌唱技巧,进而为学生指导适合的唱歌方向,让学生在音乐追求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观。
        3.尊重并把握科学的教学原则
        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在一件事情上高度集中,他们对身边的所有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选择适合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教学,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渲染音乐的氛围。科学的教学原则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并把握科学的教学原则,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的训练,循序渐进,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音乐的理念,由浅入深,进而强化对音乐的感知力。而且教师要尽可能地做到为人师表,和同事团结相处,互相学习,及时有意识的向学生们更新信息,关注初中教学的学术发展动态,将一些新颖的训练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视野,推动学生艺术能力的提升。
        三、总结归纳
        总而言之,初中音乐的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的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创新音乐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带领下,音乐素养得到提升,增强综合素质,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袁静.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创新初中音乐教学模式[J].中国新通信,2018(16):179
[2]张龙梅.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4):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