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覃胜球
[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数学来说,应用题这一能够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题型越来越被大家重视,然而它作为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和高年段教学的重点,开展的却不是很顺利。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新圩镇中心学校  覃胜球   广西宾阳    530406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数学来说,应用题这一能够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题型越来越被大家重视,然而它作为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和高年段教学的重点,开展的却不是很顺利。本文主要从审清题意;题干中提出数量;多媒体辅助学生理解题目;增加训练这四点对文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
        前言
        小学应用题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年级不同对应用题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小学低段的应用题,主要起到锻炼学生计算能力的作用,而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已经开始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基于此,数学教师在教学小学高段数学时,如果不能给学生正确讲解这类应用题,就会导致学生思维混乱,并对应用题产生抵触心理,这不利于后续应用题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审清题意
        审题是解应用题的重中之重,如果审题错误,就极易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简单的阅读能力,但他们常常因为漏字等原因审题错误。基于此,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在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只有认真审题且审好题,才能正确解题【1】。
        例如,在《分数乘法》的教学过程中,审题需要两个步骤,一是找出应用题中的数字,二是找出数字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星期天,小华和奶奶去菜市场买大米,卖米的叔叔说每斤米3元钱,奶奶买3千克需付多少钱,买4/5千克的大米又需付多少钱。在教学这道应用题时,教师让学生先将里面的称重单位与数字分别写到本子上,让学生找出数字之间的相互联系。当学生审题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知识来自行解题。学生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自己构思一个因审题不仔细而解题错误的教案。反面教案中,教师只是忽略了用斤换算为千克,从而导致解题答案出现错误。三分钟的解题时间很快就到了,教师在黑板上先写审题错误的解题步骤,让班级学生从中找出错误。学生很快就找出了其中的错误,这时教师说:“同学们,解题时,只是忘记了将斤换算为公斤,就会出现错误的答案,这种情况是不是因为没有审清题意?”,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是。”。数学教师一味地反复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学生听多了会产生厌烦心理,而教师通过反面教材,反而能更快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二、题干中提取数量
        学生在解应用题时,首先就是审题,审题后对题目的逻辑关系有了简单的认知,再提取题干中的数量,就能很快建立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在这个过程中,需注意数量关系中的量是否一致。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中,经常出现开始是米或克,最后问的确是千米和千克。因此,教师在应用题教学时,不光要教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审题,还要引导学生多留心【2】。
        例如,在《百分数一》知识点讲解完毕后,教师在班级黑板上写下了两道应用题,以此来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第一道题是:1、优衣库商场新到一批防晒衣,出厂价115元,运费每件合5元,商场打算在出厂价和运费的基础上涨40%,求商场售价应是多少?2、建筑工地运来一批木材,第一天搬进仓库20%,第二天搬到仓库30%,第三天搬到仓库35%,这时还剩下6千斤木材,这批木材一共有多少吨。教师写下题目后,让学生开始计算答案,并写出解题步骤。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师走动,通过走动来观察学生的解题步骤是否有问题,问题又多数出在哪里,教师好根据问题,来进行接下来的重点讲解。在学生都计算完毕后,我在黑板上写出正确的解题步骤与错误的解题步骤,让学生自己进行对照,从中找出不足,并加以改正。
        三、多媒体辅助学生理解题目
        教师在教授逻辑性较强或比较抽象的题目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多媒体能以图片和影像的方式,将应用题的内容直观呈现到学生面前,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使他们产生适当的发散性联想记忆【3】。
        例如,在《百分数二》知识点讲解完毕后,教师通过课堂应用题练习,发现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不是很熟练,于是在课外时间,运用多媒体搜集经典的教案,并附加图片与影像,将他们制成幻灯片,以供下节课教学所用。在下节数学课开始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备课期间出的习题,习题内容是:手机店要处理一批手机,如果九折出售,还能盈利140元,如果降价25%,就要亏损220元,这批手机原价是多少元?如果降价25%出售的话,手机店要亏损4620元,这批手机一共有多少部。当学生审题结束后,教师将后面的问题进行隐藏,让学生先计算前面的问题,在计算前,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手机店打折促销的影像和图片,让学生根据影像和图片来直观了解具体的活动内容,使他们将题目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使他们完全理解题目,启发学生发散性的解题思路。
        四、增加训练
        人们常说学生的一句话就是“左耳进右耳出”。学生因年龄较小,他们的热情常常来的快,去的也快,学习到的知识同样是这样。基于此,教师应加大对学生的课后训练,使他们能将知识点熟记于心,而不是今天学会了,过几天就忘记了。但是,课后训练不能一味地以做题背题为主,那样反而会打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我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鼓励学生发现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来设计题目,并将其中较为新颖且逻辑性较好的题目用于学生练习。如:刘天同学针对《百分数二》这一知识点上设计了一道应用题,题目是,星期天,刘天到楼下菜市场买馒头,老板告诉他买5元以上的馒头打九折,没打折前1元两个,请问刘天买20个馒头需要多少钱。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练习问题,学生也参与了题目的设计,这有效提升了课后训练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点,用超前的眼光去对待教学;其次,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永霞.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对策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2):55-56.
[2]王碧丽.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1(10):168.
[3]蔡丹.浅谈培养学生数学解答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8):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