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高凡
[导读] 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注重教育。“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也使教育不断随时代发展,不断顺应潮流,为国家发展注入文化力量。随近些年下发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需要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起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合肥市马岗实验小学 高凡 230061

【摘要】: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注重教育。“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也使教育不断随时代发展,不断顺应潮流,为国家发展注入文化力量。随近些年下发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需要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起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整合思考
        引言
        新课程在以往课程标准下,提出了新的标准。即教学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连。所以,教师在实行新课标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了解信息技术的使用,还要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中。使信息技术的内容符合教学内容,让信息技术整整发挥它的辅助作用,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双双提升。本文笔者就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解决措施。
        1.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1.1教育部门指导性文件不够全面
        新课标下发后,大部分小学学校仍然对新课标的具体实施存在着疑惑。而政府作为下发部门,并没有对新课标的改革进行具体的讲解,对学校是否贯彻实施未给予充分的关注。所以一方面是因为对具体内容不够清楚,一方面是政府未给予充分的关注,这就使很多学校对新课标并不重视。所以,政府部门应给予更多的重视,并对各学科的实施提供具体的指导。
        1.2教师的信息素养不足
        教师是新课标改革能否贯彻实施的重要决定力量之一。所以,教师的素养尤其重要。但是,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理解不够深刻,所以大部分教师以为只是将教学内容以ppt等形式表现出来,只是照搬课本上的内容到ppt上,这就导致了信息技术没有发挥它真正的辅助教学的作用。其次,大部分老师由于年龄较高,对信息技术了解并不多,不会使用高科技。这也是教学的一大难题,很多操作需要学生辅助完成,这就使上课大量时间被耽误,使教学质量下降。
        1.3学生缺乏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能力
        除了教师要对心里技术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外,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也必须要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掌握,其次,学生也需要对信息技术与教学紧密相连的教学方案有基本的了解。然后,目前现状是,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不够掌握,学生对学生是否掌握不够重视,家乡认为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容易让学生沉迷其中,无心向学。所以,种种原因都导致学生缺乏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能力。
        以上都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紧密结合所存在的问题。俗话说,没有什么问题是无法解决的,竟然知道源头所在,那么问题便不再是问题。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一一采取解决措施。



        2针对信息技术与教学紧密整合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措施
        2.1教育部门给予更多的指导性文件
        由上文可知,教育部门未贯彻新课程标准,未制定更多的指导。所以,为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紧密相连,政府部门作为下发部门,应给予更多的指导。例如,政府可以给每个学科制定完整的准确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标准,从而规范教师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在文件制作的过程中,要采用专业性的专家对此进行长期的研究,其次,专家还需要在制作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总体水平,还要不能仅仅以学生的学习为唯一,还要多方面考察学生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类人才。最后,对于教师对新课标不理解,政府可以组织各个学校的管理人员,一起召开答辩会议,与教师多交流新课标,并对他们所存在的疑问及时做出解答。
        2.2教师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思想,不能只考虑学生学习成绩,还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逐渐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就要全方面考虑信息技术如何充分发挥它的积极性,助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此外,针对教师对信息技术操作不了解的问题。各个学校可以统一对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进行培训,这样就可以避免耽误上课时间,还能够为教师更好的研究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教学方案,例如,教师学习并掌握Word,Excel,情境设计,信息检索等能力之后,就能够迅速的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这样就可以不断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生转化为主动学习。或者,教师还可以学习将一些有利于教学使用的软件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例如计算器,时钟等一系列app,就可以使课本知道更加详细,让学生亲自体验,加深学生的印象。
        2.3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掌握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也需要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良好的掌握。首先,要多向学生家长进行思想沟通,还要多宣传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部分家长传统的教育观念,让家长支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另外,学校要对此给予更多的重视,让教师更多的让学生进行对信息技术的锻炼,通过多种方法,例如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等方面,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然后,现在小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较为薄弱,然而他们的想象力却是极为丰富的。所以教师要扬长避短,不断鼓励学生通过想象力多发展研究问题,不断的创新。最后,教师要注重引导孩子,避免学生沉迷网络,以此消除家长顾虑。
        3.总结
        由上可知,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紧密相连存在了很多的优势,对于促进小学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的掌握都有很大的好处。然而,在如今实施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了很多的问题。所以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方案的实施者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提供更好的方案策略,而家乡作为实施背后的推动力,要积极配合方案实施,而学生作为这个过程的主体,不仅要配合老师,还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素养,促进整体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嗯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琴.书院制德育对构建“多元协同型”德育模式的启示--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D].苏州大学,2016.57.
[2]窦立军,李媛媛.论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及其运作机制[J].记者观察.2019,(30).104-105.
[3]毛礼娜.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的建设研究[J].魅力中国.2020,(33).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