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管理谋发展 立德树人育英才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吴刚
[导读] 再好的制度再好的管理方法如果没有持之以恒坚持的精神最终也只是一句空话,作为班主任必须时时走进学生中去发现问题,及时的处理解决问题,才会让制度不“生锈”,才能让制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十堰市郧西县天河英才实验学校 吴刚

        案例:下课铃刚响一会儿,一位老师气冲冲的走进办公室,情绪非常激动的说到:现在的学生太难管了,一点都不听话,反复强调不能做到事情偏偏还去做,还没批评几句就想和我顶嘴,一点都不知道感恩,就知道玩,也不想想父母的艰辛。然后办公室里立马就沸腾起来了,随声附和的声音不绝于耳,均抱怨学生的种种不是。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难道这些孩子真的都是问题生吗?思索后我发现这些班主任大多都比较年轻,班主任经历不足,缺乏班级管理的方法,作为有着近十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老班主任,我反复的思考他们的管理与自己的管理最大的区别在哪,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觉的接受管理,至少不反感。我首先想到的一个字是爱,其次是民主,再次是示范,然后是落实,最后是坚持。
        一、润物无声,以情感动人,蓄足班级成长能量源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更是良好班级环境的缔造者,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引领者。每每想到这些我都能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在我当班主任的近十年里,学生对我是既敬又畏,敬的是我对他们真正的关心和爱,畏的是对他们的要求一向都是那么的严格,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从不因为某一件事情去说事情,而更多的是给他们讲做人的道理。所以孩子们毕业以后对我充满着感激之情。但现实工作中总能听到老师们抱怨班主任难当,学生不听话,那个学生又和自己对着干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个人认为是班主任的爱和感情没有投入到位,导致工作的方法单一,学生无法接受造成的。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体现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不论是家庭富裕的还是条件较差的,不论他是否犯过错误,教师都要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不偏见,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要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平等对待班上每一位同学,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渠道,让学生学习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所,这样他们才能好好学习,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我的宗旨是见到学生就要面对微笑,笑中有爱、有关心、有鼓励,让学生能真心的感受到。当你以自己的真情感染着学生,并对其充满爱心,而学生就会做出相应的信息反馈给你,此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你怎么可能不持之以恒去教书育人呢?当你深入了解学生,被同学们当成“最亲密的伙伴”,师生间就会形成一种默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不起眼的表扬、一个中肯委婉的指正,有时都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爱老师、自然也爱老师所教的学科,即“亲其师、信其道”也。
        二、雷厉风行,用制度管人,筑牢班级管理的生命线
        (一)强化小组建设,让每节小火车都具备动力。小组建设的首要责任是班主任,在开学正式上课之前把班干部、小组长、小老师等明确到位。班干部的任用建议班主任用自己的慧眼识人,把        有管理能力的同学的同学直接任命为班委会干部。


小组长及小老师的任命要根据测试成绩的情况来确定,通常一个小组为6人,则,1-3号为小老师,4-6号为小徒弟,1号就是组长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但必须是1-3号中最具备管理能力的一个,同时把对应的小徒弟明确出来。
        (二)依托小组自主管理,促进班级学生互动的感知度
        每个小组成立行政长:把班级的学习监督任务交给学习长,把卫生监督交给卫生长,纪律交给纪律长,活动交给活动长等等,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了责任意识,都明确了职责,卫生上出了问题找卫生长,那个共同体卫生出了问题找那个共同体的卫生长,课堂纪律上出了问题找纪律长,教学科目没学好就找学科负责人。同时每个任课老师都会针对本科目来指定一张竞争对手表以及竞争小组表。在竞争的同时也互相学习了对方的学习经验,良好的竞争收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果。通过共同体建设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真正发挥了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作用。
        (三)运用学科负责制,增加班级学习核心的精准度
        为提高学习效率和健全监督机制,增设学科负责人制度。小组内每个人都要选择负责哪个科目,全权负责关于本科目的组内各项事务。比方说历史负责人,九个小组各一个共九个,背书时去竞争小组历史学科负责人背书,再去竞争组小组长那里去背第二遍才可以签字。学科负责人制度也可以使纪律得到改善,因为每到一节课,小组内的学习长、纪律长再加上学科负责人的管理,三个人的管理怎么会管不好一个小组呢?
        (四)实施轮流值周制,强化班级过程管理的张驰度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采取全班学生轮流值周,每周班会课上民主选举产生由一名班长一名小组长一名两名小徒弟组成的值周班干部团队,每周一换,轮流值周。同学们表现出十分积极兴奋的状态,总是盼着自己当值的那天。在值周时,要报告当天的学习内容、清洁、纪律、出勤情况等,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每周日下午班委会干部和值周班干部提前到校召开例会(自己组织),首先是上周值周班干部向班委会述职,总结一周的值周情况,班委会评议。然后班委会干部针对上周存在的不足商量对策,布置下周的班级管理工作。
        三、凭借科学的班规,提升班级日常奖惩的辨识度
        再优秀的班干部在管理中总得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就是班规。如何制定班规呢?民主依然依然是最好的方式,共同体讨论,然后“合并同类项”,逐项在班会课上举手表决通过,大家公认的好作业标准便诞生了,最后全班签字生效,张贴在教室。这样一来干部管理底气更足了,执行力更强了,反对的声音更小了。
        再好的制度再好的管理方法如果没有持之以恒坚持的精神最终也只是一句空话,作为班主任必须时时走进学生中去发现问题,及时的处理解决问题,才会让制度不“生锈”,才能让制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