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的逆反心理及其对策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吴志远
[导读] 逆反心理作为个体对外界引导在态度方面的非常规性的逆向反应,极大的影响了教育和管理效果,要消除中职学生对教育引导的逆反心理,提高对当代中职学生的教育管理绩效,就必须对教育引导者自身、引导教育方式及情境提出新的要求和策略。

新疆石河子师范学校        吴志远 

摘要:逆反心理作为个体对外界引导在态度方面的非常规性的逆向反应,极大的影响了教育和管理效果,要消除中职学生对教育引导的逆反心理,提高对当代中职学生的教育管理绩效,就必须对教育引导者自身、引导教育方式及情境提出新的要求和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生;逆反心理;教育对策                                                                                
        我们一般认为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对外界引导在态度方面的非常规性的逆向反应。它不等同于一般对教育效果意义的逆向思维,属于个体的态度体系范畴。诱发人们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可以是个体固有的态度障碍,如认识归因的偏差;也可以是个体特有的人格障碍,如偏执型人格,但现实中我们实际上所指的逆反心理的直接诱因却是教育引导者自身、引导内容和形式手段以及教育引导情境等相关特征。根据引发逆反心理的各种原因,我们通常可将逆反心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由于消极经验及引导者的人格、态度、语言等原因,从而怀疑引导本身的可信性而产生的“信度逆反”。
        2、对机械的过量的反复而导致的超限逆反。
        3、对付各种压力而导致的自主逆反。
        4、对引导动机的偏见而导致的归因逆反。
        5、对评定的差距而导致的对比逆反。
        6、由于引导的时机或场合不当而导致的情境逆反。
        在此,要正确地认识逆反心理,我们还应清醒地把握两点:
        首先,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对外界引导的逆向反应,也属于某种对抗心理,但并非—般意义上的对抗心理,它不是固有的态度对抗,而是由于外界引导的某些特征而诱发的非常规性的逆向反应。当采取另—种引导方式、手段或更换引导教育者后,被教育引导者便很快接受引导数育,不会产生或能够消除逆反心理,它带有较强的情境性。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把所有的对抗心理都归结为逆反心理。
        其次,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能将逆反心理简单地归因于“人格偏常”和“个性倔强”等。个性的人格特征可以影响其接受外界引导的程度、方式,甚至影响其态度反应的性质、方向,但这些并没有普遍的决定性意义。它是个体对教育引导者自身、引导教育方式及情境等因素引起的非常规性的逆向反应,它更多的是个体的惰性反应,而不是个体特有的心理结构,认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在现实中全面、系统科学地正确分析各种“逆反”心理及行为,客观分析其产生的因素,正确处理、避免逆反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职学生产生的各种逆反心理具有一定的主客观原因:此年龄阶段被—些心理学家称为“第二次诞生”期或“心理上断乳”期,年轻好胜、好奇、多疑、自负、有抱负、敢创新、无“心理负担”。


但缺乏实际生活经验和锻炼,文化基础知识水平较低,认知能力较弱;思维、认识水平又有待提高,喜欢接受、了解新事物,感性强于理性,自控力弱;时常骚动不安,动摇困惑,情绪化较强;易滋生逆反心理。
        他们兴趣广泛又有较强的求知欲。尤其是越是不让他们知晓接触、禁止的东西,他们越想弄清楚、探究。由于经过了小学初中的学习、培养、提高,他们自我意识的水平和抽象思维的水平有了—定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评性有所增强。他们己经不满足于别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解释,喜欢怀疑辩论和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满足于传统的认识,尤其是在当今知识信息的社会,信息媒介广泛,信息内容复杂,某些信息媒介的导向又存在误区,他们又缺乏正确的鉴赏力和辨别力。由于自身当教育引导内容与社会出现反差,当教育引导的形式及情境与他们的思想不符之际易出现认识上的误区。有时便对我们的教育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出现逆反心理。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个性的原因,有些学生由于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虚荣心,又缺乏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自我意识水平较低,过于自信、自负,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我们要在实际教育管理工作中避免“逆反心理”的出现,及时发现并消除逆反心理,提高管理育人工作的切实效果,在策略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注意:
        1、教育内容上不能“高大空”。在日常的教育思想内容上,应从现实出发,尽可能贴近中学生生活、学习;贴近中学生的实际。不但要讲“应然”要求学生应当怎样,还要讲“实然”,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要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要结合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而且还要讲“必然”,告诉学生在学校、在社会生活中应具备的道德和基本素质,社会现实和事物发展规律,鼓励他们能去做什么?引导学生按照社会生活规律做事。触及学生的心灵,达到情感和认知的共鸣。
        2、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要根据现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尽量避免说教,寓教于乐、寓教于实践、寓教于生活,寓教于环境。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尤其是职业实践中主动地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职业道德;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组织的各种有益的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注意创设优良的校园环境、校园心理气氛、良好的校风班风,让优秀的校园环境“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学生。
        3、注重交流和思想沟通。学生的逆反心理有时往往是师生缺乏理解沟通引起的,某些相互之间的误解也是学生逆反心理产生重要原因,因此,师生之间经常化的沟通和交流,做到心相通、情相投是保证教育效果的基本前提。当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时候,我们必须深入学生、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沟通思想、统一认识、以诚相待,赢得学生信任,消除隔阂,进而消除逆反心理。
        4、科学运用心理疏导。有的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虽然是由于—定的情境和引导者的引导形式引起的,但却有着很深的心理根源,如性格中的自负、自大、易妒忌,情绪的不稳定,自我调节监控能力差等,因此,在处理中就需要平心静气地讲道理,晓之以理,以理服人,避免正面冲突,帮助分析其性格情感等心理品质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其自我意识的水平。要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心理咨询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科学的心理咨询疏导,逐渐矫正其逆反心理。
        5、正确进行行为强化。在对待、处理逆反心理时,根据情况有时需要采取必要的奖罚措施。对于接受教育引导和表现较好的学生及时予以奖励,对因逆反心理产生严重违纪的具有破坏作用的学生的行为必须及时予以纪律处分,严格执行校纪。给犯错误的学生以教训、警告,并告诫其他学生,抑制逆反心理的扩散与蔓延,使这种心理在教育活动中逐渐淡化。在处理的时候应注意首先让学生必须从思想上认清错误及危害所在。必须让其“口服心服”切实吸取教训。
        6、塑造教育者人格魅力。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对于避免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敬其人,敬其道,信其言;信其人,听其言。作为一名老师,要想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提高育人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就必须具有渊博的学问、优秀的授课艺术,尤其是完美的师德及人格特征,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韩永昌,心理学(修订二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Z],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