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超轻黏土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教学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刘玲
[导读] 超轻黏土作为一种新型的手工造型材料,具有无毒环保的特点,并且在自然环境中可以风干,可以确保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超轻黏土的优势,在小学课程和活动中充分融入超轻黏土,促进超轻黏土的校本课程开发,激发学生对黏土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升。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实验小学  刘玲  637000

摘要:超轻黏土作为一种新型的手工造型材料,具有无毒环保的特点,并且在自然环境中可以风干,可以确保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超轻黏土的优势,在小学课程和活动中充分融入超轻黏土,促进超轻黏土的校本课程开发,激发学生对黏土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升。
关键词:小学;超轻黏土;开发
        引言: 
        由于近年来素质教育提出与实施,学校在日常教育和教学中要提高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小学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同等重要。泥塑在以往美术课堂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通过用泥土塑造人物和花草等,但是由于泥土没有经过消毒等环节,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危害,并且风干所需的时间较长,塑性也不是很好,对于美术课堂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很多教师将超轻黏土融入到美术课堂中,使学生塑造出的作品无味、易风干、不易裂缝,为美术课堂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一、黏土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在美术教学中融入黏土课程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情境化,因此学校开发超轻黏土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观察力,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立体空间感,对学生的智力和大脑发育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1]。学校开发超轻黏土校本课程还可以使学生深刻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学会利用超轻黏土将自身的情感表达出来。例如在每年春天的时候,各种花草树木都相应开放,教师可以利用春游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大自然中国观察花草树木,利用超轻黏土将花的样子塑造出来,或者结合春游的场景,制作出超轻黏土的半立体作品,在学生回忆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节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进而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二、美术课堂中渗透超轻黏土教学
        小学美术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促进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放松学生的学习压力,而超轻黏土教学的合理渗透有助于学生立体空间感的发展,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步提升,因此在小学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渗透超轻黏土教学具有较高的价值。
        (一)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根据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想象力和思维正处于潜伏期,需要教师挖掘和一定的刺激物对学生产生影响。例如一些学生在玩超轻黏土时并没有具体的目标,只是随心所欲捏,甚至有时候自己捏出的作品自己都看不懂。


这时候教师不能否定学生的动作或者批评学生,而是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引,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有目的地进行创造,切实激发学生创造的快乐,愉悦学生的身心。
        (二)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
        有专家学者指出,小学阶段的学生智力在手尖上,因此学生的智力与双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超轻黏土课程的开发可以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机会和平台[2]。例如在月季花盛开的季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引导学生欣赏色彩丰富、多姿多彩的月季花,使学生可以观察月季花的形状和组成部分。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利用超轻黏土将自己观察到的月季花的形状和姿态等捏出来。此外教师还需要使学生了解月季花是由根、茎、叶组成的,花瓣的颜色是有深浅变化的,指导学生可以利用超轻黏土将花瓣的颜色调出来并塑造月季花的形状。在学生观察、塑造月季花的过程中,不仅加深对月季花的印象,还可以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三)有助于学生立体感的发展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进行绘画的学习,在材料的制作上还缺乏相应的重视。学生通过绘画学习只能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二维平面的方式表现出来,对于学生的立体思维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而对于小学中段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中要求其具备良好的立体思维,而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立体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呢?将超轻黏土课程充分渗透到美术课堂中就是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超轻黏土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立体性,学生在捏、粘的过程中其立体思维可以进一步的锻炼和发展,使学生在捏造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立体的奥秘。
        三、结合学生的特点塑造黏土形象
        由于小学生很喜欢一些动画片中的形象,因此在美术课堂中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动画形象,使学生可以进行捏塑。或者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捏塑一些小饰品,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提高对超轻黏土课程的兴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发超轻黏土课程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和立体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对于超轻黏土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非常明智和有价值的,在超轻黏土校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挖掘超轻黏土课程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超轻黏土的优势,为小学美术教育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万梅.核心素养本位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超轻黏土"教学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No.687(05):193-194.
[2]刘冬.超轻黏土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