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张荣丽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将综合实践活动引入到数学学科教学中,通过数学学科教学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促进传统课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二者的有效整合要以数学学科为依据,注重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联系,以问题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在综合性学习中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西街小学   张荣丽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将综合实践活动引入到数学学科教学中,通过数学学科教学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促进传统课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二者的有效整合要以数学学科为依据,注重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联系,以问题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在综合性学习中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一、紧抓教材中的实践活动素材,开展项目探究型活动,引导学生积累“环环相扣”思考问题的经验
        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学习活动的开展可以有多种形式,根据《标准(2011版)》的要求,项目探究型活动应当是“综合与实践”学习活动的基本形式,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如教材中给出的素材:一年级的“小小商店”、二年级的“有趣的七巧板”、三年级的“绘制校园平面图”、四年级的“1亿有多大”、六年级的“不规则物体的测量”等等,我们可以紧抓教材给出的实践活动素材,设立项目,进行探究型活动。这类活动往往无法简单地应用已知信息直接解决问题,需要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需要学生收集相关材料,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需要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从而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环环相扣”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案例——“1亿有多大?”活动设计。
        1、教师首先出示有关1亿的小资料,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1亿到底有多大?
        2、组织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方案了解1亿有多大。首先选定你们小组需要什么东西。学生可能会说:我们组想看看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我们组想看看1亿个小朋友站多大地方。我们组想知道1亿粒米有多重。我们小组想知道1亿个字有多少……我们想知道1亿张纸的厚度就要真的拿来1亿张纸进行测量吗?真的要找来1亿个小朋友站一站吗?真的需要这样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我们可以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试验、测量,然后就能以此为依据进行推测,得出结果。
        3、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计算、推测,得出结果,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4、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讨论相关问题。首先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分享实验过程的经验体会。在这一过程之中,老师要展示在课前预设时准备的资料,如:1亿张纸的厚度大约为10000米,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还要高;1亿粒米的重量大约是2吨,约够一个成年人吃11年……再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讨论相关问题。
        5、引导学生反思和评价。组织学生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小组分工的合理性、实验过程的科学性等进行反思和评价。上述“1亿有多大”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有思维的介入,有理解能力、交流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共同作用,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二、精心设计“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记录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标准(2011版)》在阐述“综合与实践”时提出:“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探究过程相对简单的“实践性作业”,通过这些实践性作业促进学生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同时,要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进行实践性作业时记录相关数据与观察发现等,以便于学生交流展示。
        案例——“混合运算”实践作业:给算式讲故事。
        数学其实是生活的数学,数学是故事的数学,数学更是有意义的数学。每个数学算式或代数式背后都有与其意义相关的现实故事,这个故事就是算式或代数式在生活中的原型。
一位数学教师十分重视对数学算式回归生活原型的体现,于是给出学生这个实践作业——给算式讲故事。要求学生给3×6+7、12÷2+6、(48-24)÷6、(6+2)×4这四个算式(也可自己写算式)编故事,用语言或者图画的方式清晰表达算式背后故事的意思、算式所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学生很喜欢这样有创造性的实践作业,很多孩子都讲述出了合理的故事——算式背后所能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故事一:小明的妈妈每天缝7条裤子,可以挣7元钱。为了多挣些钱,还要缝6件上衣,每件上衣可以挣3元钱,小明的妈妈每天挣多少元钱?算式为:3×6+7=25(元)。
        在学生眼中,这些算式有了学习者所赋予他们的特定的现实意义,它们能解决很多问题,如购物、公交车站上下人、租船、布置花盆等等很多问题,学生这种对运算抽象意义的感悟是非常难能可贵和了不起的。“给算式讲故事”这个实践活动看似很简单,实则是在沟通运算与生活的联系。在这样有意义、有创造性的作业中,数学算式不再是冷冰冰的、枯燥无味的符号、式子、数字,而是孩子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具有鲜活意义的东西。
        其实,身边的生活就是最好的数学百科情境,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将课内学习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各处,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技能、内化数学思想,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组织开展各项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之美,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综合提升
        1.推广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如:挑小棒、24点大比拼、逢三拍手、猜数游戏、聪明13点等。
        2.在各年级各班开展“数学小书包”活动。每个班级中准备3~5个数学小书包,里面装有各种各样关于数学的游戏道具,如:七巧板、十三巧板、对对碰、孔明锁、骰子、魔方、魔尺、拼图、组装模型、华容道等等,孩子们轮流拥有“背”这个书包的权利,一次一个星期,尽情挖掘这些游戏的乐趣。
        3.借由班级图书角,为孩子们推荐有趣的数学读物,针对高年级学生还可以推荐数学主题经典电影和激发孩子数学思维的游戏化APP。好书推荐:《让你爱上数学的50个游戏》《神奇的数字世界》《数学女孩》……数学主题经典电影:《美丽心灵》《心灵捕手》《笛卡尔》……
        4.利用社团活动时间,教会孩子们写“数学日记”。写数学日记,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商的重要方式,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教学反馈的便捷途径。
        这些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途径、多方法、多角度亲近数学的舞台,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维、学会合作,充分地享受着数学的乐趣,汲取着数学的养分,收获着全新的数学体验,实现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研究,20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