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1期   作者:郑海秀
[导读] 在我国优秀传统美德中比较关键的因素就是感恩,直接体现了我国的人文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引领,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基于此,以下对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郑海秀  广西玉林市北流市扶新镇中心小学  537422
【摘要】在我国优秀传统美德中比较关键的因素就是感恩,直接体现了我国的人文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引领,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基于此,以下对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44-01

        引言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学中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和发展。在素质教育中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以及将来立足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对策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使学生在成长和发展中心怀感恩,将来利用自己的所学回报父母和社会。
        一、开展情境教学,重视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对课程内容进行探究、学习和感悟,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实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了让感恩教育可以有效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课程情境中进行感受和学习。以《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融入感恩教育时,可以让学生将课程内容转变成小品的形式,在课堂中进行演绎,为了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课程改编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自己去改编,完成课程教学效率提升。此外,在课程教学结束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村民为什么要立块碑提醒后人吃水不忘挖井人呢?这又体现出村民身上的哪种优良品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实现对感恩教育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结合,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水平,让小学语文课程在德育教学中真正体现出自己应有的价值。
        二、施行正确的感恩教育方法
        教师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将感恩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样才能使感恩教育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同时,教师切记不能用灌输的方式,不然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1.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感恩。小学生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在感恩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对角色有更深入的理解,产生更强烈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学会感恩。例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父亲和儿子,表演地震来临时父亲双手撑起巨石的场景。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可以对浓重的父爱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形成感恩父母的意识。2.在具体实践中学会感恩。


理论所产生的效果相对比较有限,只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感恩的意义。例如,在学习《自然之道》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校园中,让学生触摸绿叶,聆听鸟的叫声,对“自然之道”有更深的体会,这时学生也会对自然更加了解,学会敬畏和感恩自然。
        三、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班级氛围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中应该充分利用教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班级氛围中不断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良好的班级氛围营造是多方面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面的黑板报,四周的墙壁等空间,通过对板报内容的设计以及墙壁装饰的选择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浓浓爱意的学习氛围,在内容上可以将父母之爱、教师之爱以及社会和祖国之爱融入教室的装饰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这种关爱的环境不但容易让学生产生幸福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让学生的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明白自己在被爱包围中身上肩负的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这种良好的班级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对于感恩的感悟写出来张贴到教室中分享给大家,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逐渐使思想和行为受到感染。
        四、深化德育对学生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循序渐进,更需要系统化地推进,这样才能对学生形成持续性的影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道德认知水平分阶段开展德育。具体来说,可以将一、二年级划分为德育的初级阶段,通过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来传递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判断。例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小青蛙》的最后两句“请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在结尾点题,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小青蛙是益虫,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它们。教师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想想还有哪些益虫,引出“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的主题,让学生树立生态友好观念,保护生态环境。这样一来,教师就将德育有效渗透到了语文教学中。
        结束语
        为了能够实现对学生感恩教育效果的有效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语文教学的研究,找到其中可以有效融入感恩教育的内容,并借此对学生进行引导。为了增强学生感恩教育的体验,教师也应当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借助多种不同的语文活动为家长提供融入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从而实现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烨.让感恩之花开遍校园——浅谈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师,2021(07):31-32.
[2]李梅洁.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1):83.
[3]祝元志.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感恩教育[J].情感读本,2020(05):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