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言星球》中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及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期   作者:陈星芸
[导读] 《语言星球》作为一个关于语言学的纪录片,里面记录和分析了很多有关二语习得方面的理论知识。本片论文旨在对《语言星球》中有关二语习得的理论进行讲解和分析。并浅析这些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陈星芸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初级中学  四川  资阳  642350
【摘要】《语言星球》作为一个关于语言学的纪录片,里面记录和分析了很多有关二语习得方面的理论知识。本片论文旨在对《语言星球》中有关二语习得的理论进行讲解和分析。并浅析这些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关键期 i+1输入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57-01

        《语言星球》作为一部记录语言学的纪录片,虽然只有短短的五集,但是每一集都讲解了很多关于语言学的知识点。本文不可能对每一集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详细的讲解,所以,作者只挑选了其中较为感兴趣的几个知识点进行分析与讨论。《语言星球》中讲解了许多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共同的知识点。有很多人认为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但是,笔者认为,第一语言习得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的影响,前者的很多理论能够很好的灵活运用到后者当中;两者也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学习。
        一、关键期
        在《语言星球》的第一集中,我们可以发现博主对儿童习得语言的研究非常的感兴趣,他拜访了很多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的语言学家。这些语言学家,大多都认为,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是很快的,很有趣的,并且有一两个语言学家还用自己的孩子作为研究对象,在孩子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进行观察和记录。通过对儿童早期学习语言的研究这一点,我就想到了关键期这个理论知识点。所谓的“关键期”是指生物生长发育的一个时期内某个重要的收到的某种外部经历达到最大效果,生物的行为能达到最佳状态。[1]刘老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提到,“关键期”假说是伦尼伯格提出来的,也可以叫做临界期。它是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个时期。[2]
        (一)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关键期
        关键期是我们人在某个特定的时刻由于状态的最佳,在这个时期我们所学习语言不管是内容还是速度上来说,都是最佳的。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和观摩教学中,发现了许多现象能够支撑我观点。首先,在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儿童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都比成年人或稍长的学习者更好;其次,例如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移民家庭中,我们会发现孩子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比父母更快,并且在口音上,口音比父母小等等通过总结前人的调查研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年龄稍长的学习者中,虽然他们在初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比儿童时期的学习者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越到后面就越慢于年龄小的儿童,甚至还会被超越。
        (二)关键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根据第二语言习得中关键期的作用,我认为对于儿童第二语言的教学应该较早进行,并且在初期,应着重先培养儿童的听说能力,再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逐渐让学生建立第二语言的语言框架逻辑结构。而针对成人的第二语言教学,应该逐步稳定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慢慢的总会达到目标。
        综上,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既要看重关键期的积极作用,又要避免过分夸大关键期对二语习得的作用。


[3]
        二、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在《语言星球》第一集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镜头就----1958年语言心理学先锋约翰·白高·格里森提出一种研究孩子如何本能地运用语法的方法,其中还做了一个叫伍格小测试,这位语言心理学家指出在小孩上幼儿园之前,如果要让孩子说出更多的语言,家长就要给孩子大量的输入语言。这个片段让我想到了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输入假说。克拉申认为,作为输入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是输入的内容要有可理解性;其次是输入的内容要既要有趣也要有关联,两者不能缺少;然后是输入的内容可以非语法程序安排;最后是输入的内容要有足够的输入量,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i+1,所输入的内容尽量要比正常摄入的量要过多一点。
        (一)第二语言习得中i+1输入假说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i+1输入假说处于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的核心地位,它的建立是在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基础之上的。首先肯定是要有语言的输入,有行为主义学家提出,学习者学习语言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外界对学习者进行刺激,然后学习者再将其表现出来。无论怎么进行学习和习得,外界的语言环境所起到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克拉申也支持语言;然后就是i+1,很多人都不懂什么是i+1,举个例子,比如你想学习习得的知识水平在等级4,那么外界给你输入的知识水平就要尽量比4高。最后克拉申还认为输入的语言必须是真实有意义的。
        在我们专业教学中,可以清晰的发现这种i+1输入假说的存在。例如,在初级教学过程中,你不管怎么进行合理的规划,都会在学习的过程中碰到超过这个阶段应该学习的内容。当遇到的时候,老师也不可能全部进行回避,而是针对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解释和教学。同理,在留学生日常生活中,假如他刚刚来到中国,学习的知识都较为基础,这时候要他出去,就会有I+1输入假说理论的影子出现。
        (二)第二语言习得中i+1输入假说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结合克拉申的i+1的输入理论,对于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如下
        1、输入语言的“可理解性”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是由老师主导,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所输入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要做到输入语言的“可理解性”。
        2、输入语言的实用性
        不管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学习和习得,对于所学习的语言,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进行交际,所以,对于语言输入这一环节,输入语言的实用性是非常重要的。
        3、加大输入的量
        要想学得更好,肯定不能仅限于当下,对于语言的学习,我们就应该加大自身学习的量,不光是给自己的学习增加强度,也是对语言习得更快获得的条件。
        综上,克拉申的i+1输入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4]
        三、总结
        在《语言星球》这部纪录片中,有很多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知识点,本文仅仅就关键期和克拉申的i+1输入理论进行了探讨,并就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做了简单的分析。虽内容较为简单,但是仍希望无论是对对外汉语教学还是第二语言习得有所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林.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问题[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31,8,91.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2014.1.
[3]杨洪娟.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研究综述[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54.
[4]雷卿.克拉申输入假说对目前外语教学的启示.[J]三峡大学学报,2002,24,4,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