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引入时政教学之我思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1期   作者:莫胜伟
[导读] 时政教学能够恰到好处地将课堂理论与实际案例相互结合,使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创设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彰显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活力。

莫胜伟    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初级中学  湖北  恩施  445024
【摘要】时政教学能够恰到好处地将课堂理论与实际案例相互结合,使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创设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彰显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活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时政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92-01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主体地位和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知识性较强,而且涉及相关理论和制度,这些抽象的理论和制度会让学生缺乏持续学习的动力,更会让学生出现理解不充分的情况,因此,教师仅仅是照本宣科地介绍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有直观深刻的了解,将相关时政新闻作为背景素材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和制度的了解。另外,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而这一切离不开学生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了解和关注。在课堂上进行的时政教学是学生了解、关注社会和国家的一条重要途径。另外,时政教学的核心就是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中实际发生的新闻相结合,进而拓展学生的所学所思所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因此,时政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一条重要而且有较大挖掘空间的渠道。
        二、当前时政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使用的困境
        (一)当前社会功利性观念下影响时政教学的使用
        在目前社会氛围下,考试的功利性导向导致家长和学校师生更多地关注考点,更多地考虑学生升学和成绩,从而忽视了时政教学在课堂上的重要作用。更有甚者,在社会功利性观念的影响下,把时政教学的使用和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对立和人为的切割。正是在如此社会氛围下,时政教学无论在学生、家长乃至道德与法治教师中都容易受到忽视,甚至会被误认为这是一种“无用功”,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功利性观念的影响下,家长、教师和学生都会不自觉地把课堂教学效率、成绩等与时政教学对立起来,从而忽视了时政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
        (二)课时量和课程内容等因素导致开展时政教学的空间狭小
        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时量比重不大,每周基本为两节课,而在某些地区课时更少。另外课程内容多,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在此现状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在学校这样的课时空间和课程内容下,教师先考虑的必然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把控。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受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程度就不高。


在此背景下开展有关时政教学必然会占用本就不多的课堂教学时间,这给时政教学的开展本身就造成了困扰。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时政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对时政新闻的选择必须有针对性,合理设计导入与设问
        要想学生课堂高效,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注意力集中,而兴趣则是学生积极认真参与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首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熟知并且有重要新闻价值的时政新闻,这对学生兴趣的提高是极为有效的。在学生兴趣度较高的前提下,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其次,在结合新闻选材和课堂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时政新闻和课本知识有机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设计相关问题层层递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把课本知识与日常实际联系起来。最后,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进行时政教学必须注意新闻导入和设问的合理性。如在“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这一课题中,教师可以热映电影《中国机长》作为切入点,这将会极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和参与度,然后通过相关内容的展示和设问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提炼,更好地理解“责任”这一关键词语。
        (二)通过相关辅助手段加强学生对时政新闻的感受,达到共情
        教师要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和掌握知识、能力、情感这三维教学目标,时政新闻是一个好的切入点,而如何把这一切入点向纵深拓展,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实现预期目标,加强知识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必须通过视频、动画、语言等辅助手段让学生达到共情状态。学生一旦与教师进入共情状态,无论是课堂效率的提高还是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时政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明白时政新闻只是一个素材和载体,教师应该学会通过相关辅助手段加深学生对新闻和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让学生积极参与时政展示,加强课堂讨论,增强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于教与学的充分融合,而时政教学可以让师生充分发挥自身角色的优势。笔者认为,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必须充分重视课前十分钟的时事展示,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在讲台上对自己感兴趣的国内外重大时政新闻发表看法。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进行时政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去关注社会,加强思考,发表自身的看法与观点。通过学生的时政点评,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在时政教学中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学生交流互动,同样也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了一次交流的机会。而每一次的交流互动都是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和教育的极好机会。
        综上所述,时政新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是必要而且是极为有效的。时政新闻的选材与应用是对教师个人素养和教学功底的考验,同时也是当下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必修课程。作为广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中的一员,我会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贡献自身力量。通过时政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的社会和国家,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闫承鑫.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68.
[2]吴明花.时政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中学版),20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