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在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利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1期   作者:徐晓欣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学科综合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在保留历史学科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出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并为学生所接受的新型教学模式,一直是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文学作品在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利用策略为研究对象,借鉴最新的学术成果和一线教师的课堂成功案例,试图对高中历史教学作出一些开拓性的探索,尝试就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利用提出一些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设性意见。

徐晓欣    前郭县第五中学  吉林  松原  138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学科综合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在保留历史学科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出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并为学生所接受的新型教学模式,一直是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文学作品在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利用策略为研究对象,借鉴最新的学术成果和一线教师的课堂成功案例,试图对高中历史教学作出一些开拓性的探索,尝试就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利用提出一些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设性意见。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文学作品存在的问题,主要出现了文学作品引用过多,生搬硬套降低学习兴趣,德育功能发挥不足以及重难点不突出等问题。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笔者的实践和思考,以具体的案例和活动引出高中历史教学中,更有效地应用文学作品的策略。分别从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史料实证激发兴趣、提高素养培育情怀、深化认知突破重点等方面进行诠释,希望能够为高中历史教师在文学作品的应用方面提供一些实际的建议。
【关键词】历史教学 文学作品 文史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037-01

        引言:通过对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必修部分案例的分析,重点针对目前在历史教材中所选取的文学史内容进行分析,并探讨目前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有望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学策略。以此加强历史课程与语文课程的联系,提炼文学史发展规律与历史大背景之间的关系,使得历史教学既能体会历史学科的理性与厚重,也能让学生感悟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韵味,这对历史教师更好地展开日常教学,也对中学生更好地传承优秀的中国经典文学文化和学习西方经典文学文化有着重大意义。笔者希望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丰富中学历史课堂内容,让中外的经典优秀文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开出灿烂之花。
        一、 引入文学作品,情景导入辅助教学的策略
        对于“导入”,有研究者指出:“导入指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从非学习状态进入到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在刚上课的时候,学生心理层面还未做好准备,和教师之间有着距离感。这时,教学艺术就在于迅速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而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兴趣,从而为新课的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式有很多,结合文学作品进行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情景创设,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能够拉近与历史的距离,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加深对历史的感知,进入最佳的教学状态。
        如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师可以用李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来概述秦国统一的过程。随后,教师再向学生提问,秦王嬴政通过十年征战,终于建立了梦寐以求的庞大帝国,假如你是秦始皇,为巩固帝国的统一,强化自己的统治,你又会采取哪些重点举措?这一套措施对后世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简洁明了而又富有激情的文学作品,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秦朝巩固统一的举措的浓厚兴趣。如此设计,旨在导入环节引用文学作品,为后续的历史教学服务,历史课堂也更多的呈现出了本应该有的历史气息。
        二、妙选文学作品,史料实证激发兴趣的策略
        在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是其中的一大重要方面,它是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来探究历史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训练对史料的辨别,以达到对历史的科学认识。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指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要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例如历史教科书对知识的呈现通常是较为精简,带有历史专业性色彩,而课外搜集史料就更加隐晦,难以理解,这就使得学生往往要进行抽象的思考,难以有直观性的认识,兴趣低下,对一些重难点知识更是束手无策。


所以,站在这一角度分析,笔者认为文学作品的作用就显得弥足重要了,因为文学作品既有生动现象,引人入胜的特点,又兼顾史料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将其引用,再现出历史上的一些时间或者细节,并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眼光进行“史料实证”的锻炼,提高在历史学科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具体案例如下:
        例如,在讲授“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一课时,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搜集与代议制有关的文献史料,并试图探解这种制度产生、发展的原因,课中组织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依据自己掌握的史料进行辩论,其中《大宪章》记载:“保障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特权及骑士、市民的某些利益,限制王权。”学生依据这段文字史料分析出英国王权在逐步削弱,有些学生在《英国史略》中查出查理一世魂丧断头台的史料内容预示着共和国成立,学生认为这是英国制度的大变革、新制度统治确立,丰富的史料资源成为学生借鉴的素材,学生只有进行深刻的史料实证,分析史料并明辨其真伪,构建新型、全面的知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论从史出,增强学生的实证意识和历史学习思维。
        三、欣赏文学作品,提高素养培育情怀的策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要结合人文情怀分析看待历史,正确了解国情,加深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知道灿烂的中华文明、革命文化;认同“四个自信”,树立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等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正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是探究历史应具备的一种人文的价值关怀,也是对历史知识学习的一种情感升华。在历史教育中应该树立起这样的观念,即学习历史不仅是知识的浅谈,更是德行的指导,不仅重视学什么,还要强调学会什么,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文学作品以其自身特有的思想情感、人文史观和审美价值,为诸如家国情怀等各种思想德育做出巨大贡献,近代史部分尤为突出。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时,可首先引用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的著名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接着引用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中发表的《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争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学生结合材料,进而分析指出国共合作、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抗日的家国情怀。寥寥数句,已包含着铿锵之声,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中国人民不惜一切代价抗战之决心,体现出在国家危亡之际,所发出的坚决抵抗日本法西斯的怒吼声。这样的文学场景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在教育知识层面给予强化,更可以在思想上、情感上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震撼,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那段艰苦悲壮的抗战岁月。这样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若只是有着空泛的口号是很难实现的,只有借助于强烈思想性、人文性的文学作品,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给予学生情感上与思想上的熏陶。
        四、整合文学作品,深化认知突破重点的策略
        在引用文学作品时要能够突破重难点内容,要系统地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俗话说“好刀要用在刀刃上”,历史教学中同样也是如此,要切中要害,对那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或者重要的知识,可辅以文学作品加深理解,以深化对重难点的认知。如在讲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时,可以整合各个时代有关于取士记载的文学作品,以文学为贯穿时代的线索,分析取士制度的变化,以加深对其理解与记忆。关于选材方面,可以涉及古诗、小说以及人文社科类书刊等,学生根据教学重点分工搜集有关的文学作品,体现出合作性学习的特点,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充当历史教学中的组织者,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人公,在课堂上结合文学作品进行自主探究,既起到了巩固知识,深化认知的作用,又有机的与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可谓一举多得。
        评价环节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都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部分,它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价值判断。如今在历史教学中愈发主张评价的发展性,发挥其对学习发展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传统的教育评价选拔性考试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小到期中、期末考,大到高考,都对历史教学起着导向性。近年来高考历史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其中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的试题越来越常见,仅以2010年到2017年高考题为样本,就从35个考点出发,覆盖了64部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与文学作品进行结合的试题多达55道。可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必要引起重视,结合课程标准,设计有关于文史结合的专题训练或探究活动,既能拓展学生知识面,深化对重难点的认识,以便更好的熟悉高考动向,也使得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能够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历史核心素养的提炼与培养》[J].历史教学,201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