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1期   作者:蒋泽琴
[导读] 现代教学理论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教学任务不仅仅局限于“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这一层次,还要结合现代社会的活动特点落实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对学生发起思想意识、道德意识上的针对性训练,才能实现教学活动的全面育人价值。在生命教育视角下开展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良好意识,必将为个体的未来成长带来新的机遇。

蒋泽琴    江苏省宜兴市东域小学  214200
摘要:现代教学理论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教学任务不仅仅局限于“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这一层次,还要结合现代社会的活动特点落实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对学生发起思想意识、道德意识上的针对性训练,才能实现教学活动的全面育人价值。在生命教育视角下开展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良好意识,必将为个体的未来成长带来新的机遇。
关键词:生命教育视角下 小学德育 主题活动 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148-01

        引言
        当前,小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往的小学教育更多的是应对应试教育的要求,重视小学生的知识教育,忽视了小学生的德育,而随着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适应素质教育呼声的小学生教育新标准,对小学生的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已经逐渐成了各界的共识。各种类型的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是推动德育深入开展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但是,目前的小学德育多偏重于课本知识的讲解,缺乏对生命教育的深刻传达,既不利于小学生形成对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深入理解,也不利于小学生形成较为完整全面的道德情操。因此,广大小学教师应当积极将生命教育引入小学德育的主题活动中去,推动小学德育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一、认识生命的本质,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
        教师可以组织以“我的自画像”为主题的小学道德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生命的特殊性。首先,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观察镜子中的自我的形式,对自己的外形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包括自己的身高、肤色、五官、胖瘦等,对自己有一个感官上的认识,发现彼此长相和外形上的区别。其次,组织学生拓印自己的手摸,然后和身边的同学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没有两个相同的手摸,也就表明,大家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与他人是不同的。再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次访谈,对教师、同学、父母等人进行提问,看一看在熟悉自己的人的心中,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找到自己独有的特点。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以“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主题的演讲,每个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包括基本情况、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的梦想和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向其他人传达出自我的认同。最后,让学生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并配上一小段话,做成自己的个性铭牌,提醒自己要时刻认识到自己的特别之处,要深刻认识自己的不足,为良好道德修养的养成奠定基础。
        二、开展实践,培养生命意识
        如果无法利用理论实现教学目标,就用实践响应教学要求。小学生的行动能力较强,活动兴趣比较浓厚。当教师给出新的教学要求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能否依靠实践验证相关问题”。


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在德育教育活动中发起以“培育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在教学环节,教师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生活中有哪些生命?结合自身的成长经验,学生会给出动物、植物、昆虫等答案。在学生给出回应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发起实践活动:在以下生物中选择一个观察对象,将其培养长大,并对其成长过程、特点进行记录,并给出蚕、黄豆、金鱼等“素材”供学生进行选择。在“培养生命”的过程中,不同生命的独特形态、成长历程进入到学生的视野当中,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魅力。在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发起交流互动:你的“培育生命”活动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你获得了哪些感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生命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不再停留于理论层次。
        三、创新手段,结合线上教学
        在生命教育环节,教师可利用线上技术播放自然纪录片,依靠视频、音频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了解生命、接触生命的良好意识。教师可选择《人与自然》《探索发现》等科教类节目作为教学材料,以文化知识为铺垫,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在线上交流活动中,教师可利用微信、钉钉等网络通讯平台、网络交流平台发起即时性的教学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灵活选择互动方式:可由教师给出材料提出互动问题,也可引导学生主动展出材料抒发情感。在线上平台所发起的生命教育活动中,思想、资源的交换更为便捷,在尝试帮助学生掌握生命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力体现生命教育材料的开放性、多元性特点,允许学生将文本、视频等材料带入到课堂当中,依靠不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发起教育。
        四、实施家校共育、推进德育教育
        家校共育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热情,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德育教育方式。推行家校共育模式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与家长保持沟通,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同时从家长口中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在班主任的影响下,家长能够逐渐转变德育理念,重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孩子在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举个例子,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主题为“给父母的一件礼物”的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动手制作贺卡、书签等小礼物送给父母。
        结束语
        小学生的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用力。将生命教育引入小学德育的主题活动之中,可以极大地提升小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和理解,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道德观,实现自我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倩.基于生命教育的小学德育主题探索[J].华夏教师,2020(06):86.
[2]王程程.生命教育视角下的中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实践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98):279-281.
[3]曾燕玲.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教育主题活动实践探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三)[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