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策略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1期   作者:冉锐
[导读] 问题是语文课堂的核心,问题的合理运用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有效地思考。教师应通过深入思考和探索,明确小学语文课堂问题的最终指向,问题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还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科学设计问题的实际情况,有效地促进了小学生高层次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冉锐   湖北省利川市南坪乡长乐小学  湖北  恩施  445410
摘要:问题是语文课堂的核心,问题的合理运用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有效地思考。教师应通过深入思考和探索,明确小学语文课堂问题的最终指向,问题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还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科学设计问题的实际情况,有效地促进了小学生高层次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设计;深度学习;高阶思维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156-01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存在关联性弱、形式单一、深度不够等缺陷。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策略,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创新教学模式,实现语文教学的全面提高。
        一、科学设计核心问题,构建问题网络
        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围绕一个核心问题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问题网络,问题网络应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正确、问题之间联系紧密。在核心问题的设计上,首先,教师要深入学习教材,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旨和情感,从文本中挖掘有用的信息,从而设计出深层次的核心问题。其次,教师要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对文本中的语言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和深入解读,准确找到文章的主线,并紧扣主线进行设计,从而保证问题的深度。三是要做到问题简明、针对性强,问题之间联系紧密,问题体系有逻辑、有连接,不会呈现出碎、细、散的状态。如六年级《桥》,通过对文本的研究和解读,发现体会人物形象是文章的重点,因此老汉是个怎样的人是文章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我设计以下环节:首先“找出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想想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读中感受小说的环境描写渲染的紧张气氛和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其次提出“环境不断变化,那故事的情节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围绕木桥产生了哪些冲突呢?分别表现了老汉怎样的品质?”等关键问题,让学生学会关注小说的情节,感受小说人物形象;接着提出问题“请结合你印象最深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再次感悟老汉忠于职守、临危不乱、坚守党性、舍己为人的高大形象;最后,设计“这是一篇小说,学完后有什么收获?”问题,让学生能真正体会小说写作特点,为其日后的小说写作做好必要的铺垫。通过科学设计核心问题,构建了一个问题网络,让学生的学习有了明确的思路,同时又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手来设计问题,确保问题设计的深度与有效性。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向学生提问:“阅读结束后对整篇文章有什么疑问吗?”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会相继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什么那么伟大且感动人心?”教师抓住学生这一疑问,然后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究。


教师适时对学生提问:“你说这对父子伟大,从文章中哪里可以看到他们的伟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然后围绕这些语句教师再让学生思考:“你觉得此刻这位父亲的心情是怎样的?文中的父亲为什么能坚定地走向那片废墟?”通过这些与文章中心句紧密相关的问题,教师就能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对文章的深度解读。
        二、紧扣困惑点,搭建高阶思维平台
        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首先需要用多种思路和方法设计问题,用问题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从而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第二,教师要保证问题的开放性和启发性,不为问题设置固定的思维方向或死板的答案,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质疑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基于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从课文入手,分析和掌握课文中的知识矛盾处、留白处和混淆处设计问题。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窃读记》这篇课文时,由于这篇文章是一篇故事性的散文,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题眼。在看到文章题目后,学生通常会产生许多疑问,会有很多猜测,如“什么是窃读?”“为什么说是窃读”等。要求学生带着以上问题阅读课文,通过阅读找到答案,再全班交流。这样设计问题既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质疑与批判、理解,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高阶思维训练平台。
        三、以学生为中心设计问题,提高课堂参与度
        深度学习的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应能运用科学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环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丰富的语文知识。因此,在设计问题时,首先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和问题,进一步提高问题的针对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尽可能的满足。其次,教师要敏锐地观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衔接点,巧妙地设置问题。那么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设计呢?教师可以把握课文学习的重点,设计两条学习线索。以《鱼游到了纸上》为例,首先,安排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进行学习。先布置学生预习,再在课堂上交流“通过预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得的问题?”这些学习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这些学习会停留在课文的表面,是浅层的学习;其次,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先依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问题“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既说鱼游到了纸上又说鱼游到了心里,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再出示课文中青年画画的段落让学生反复研读交流,学生终于明白了,青年刻苦练习画鱼,已经胸有成鱼了,鱼先游到了他的心里,才能游到纸上。以学生为中心,巧妙设计两条学习线索,利用这些问题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既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又让学生对文本进行了深度学习。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深度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尽量避免出现许多浅薄问题、问题之间没有逻辑层次、不能真正触及学生思维的现象,着力培养学生注重批判、创造的学习态度,注重知识的整体构建、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以及进行深层次情感体验探究等能力,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意义上的人。
参考文献
[1]黄瑞夷.语文课堂如何践行“深度学习”[J].今日教育. 2021,(02):59-61.
[2]倪淑贞.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21,(05):46-49.
[3]李铁军.语文教学目标确立的七个关键词[J].小学语文, 2015,(11):1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