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精准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1期   作者:李博
[导读]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且课堂教学内容较为广泛,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以至于学生无法真正掌握物理知识。因此,地理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开展精准教学,为学生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李博    永康市第六中学  321300
摘要: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且课堂教学内容较为广泛,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以至于学生无法真正掌握物理知识。因此,地理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开展精准教学,为学生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精准教学;高中地理;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173-01

        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蕴含知识内容较为复杂,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不集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灵活运用精准教学有助于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及学习习惯,并有意识的开展针对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基于精准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意义及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一、精准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意义
        精准教学是以地理学科素养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教师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状态,整合教学内容来制定精准教学目标,建立科学教学体系、完善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学习习惯并设计合理学习目标,锻炼并帮助学生朝着目标前进,使学生获得高质量学习成果。在地理课堂应用精准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自身素质、学习成绩以及课堂教学质量三方面。第一,高中地理课堂开展精准教学不仅让学生更了解地理知识,也培养了其思维能力,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对今后学习乃至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第二,精准教学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面对考试时,能够轻松抓住题中重点,熟练运用解题技巧。第三,开展精准教学,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自身专业水平,课堂教学质量也随之提高。
        二、精准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设计合理教学目标
        地理课堂开展精准教学首先需要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根据此目标实施教学计划,确保课堂教学更高效,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也会更积极。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需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展开实质性分析,避免出现教学目标偏离教学内容的问题。假设教师将“培养学生地理识图能力”设定为教学目标,那么教师就应该围绕这一目标详细拟定教学计划。只有制定明确教学目标及计划,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发挥精准教学的积极作用。
        例如:地理教师在教学《地球的圈层结构》一课时,可以通过模拟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首先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各发一枚鸡蛋,以鸡蛋为道具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结构分为内外两个圈层,内部结构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构成,可以发现与鸡蛋的分层:蛋壳、蛋清、蛋黄有相似之处。


利用鸡蛋代替地球,给学生更直观的展示物理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实现制定教学目标的价值[1]。
        (二)课前预习中应用精准教学
        课前预习是良好课堂的开端,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课堂知识,认识自身不足之处,加以完善。教师在应用精准教学开展课前预习时,需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让学生有目的性的进行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难点可做记号,方便教师解惑。同时,教师需传授学生正确预习方法,使学生有技巧的进行预习,在预习后对课本内容进行总结,确保真正理解知识。
        以地理课本中《流水地貌》为例,教师在布置这一课的预习时,为学生制定预习流程:通读课本内容-找出文中重点内容-标出文章中心思想-检查预习效果。通过学生自主预习,教师开展教学更顺利,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也更深入。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精准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其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水平决定了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切记不能以自我讲解为主要教学方式,忽略学生学习状态,应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地理知识简单化,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也加强了学生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地理教师在教学《大气受热过程》一课时,书本中的图像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更直观的展示大气受热过程变化,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学生更加具体的掌握大气受热过程原理[2]。
        (四)结合实践活动开展精准教学
        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不应仅限于课堂,还应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教师可利用课后复习开展实践活动,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深化,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开展地理课本中《水循环》一课的课后复习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归纳整理课堂所学内容,根据所整理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利用所掌握水循环原理开展实验活动,在自主思考与实践中加深对水体类型、水体间联系的认识,真正掌握水循环相关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准教学对高中地理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环节都有积极作用,能够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课堂体验。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开展精准教学,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乐于思考、认真复习、敢于实践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杨凤玲.智学网数据下的高中地理主观题精准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2):149-150.
[2]马鹏.大数据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中的"精准教学"研究[J].互动软件,2021(3):4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