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设问启发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月   作者:眭龙生
[导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讲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设问启发的形式来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课堂内容,依据教材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活跃其数学思维,并联系实际生活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在充分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促使教师和学生能进行双向沟通,进而也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与学效果。本文着眼于当前数学教学实际情况,就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

眭龙生   四川省沐川县永福学校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讲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设问启发的形式来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课堂内容,依据教材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活跃其数学思维,并联系实际生活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在充分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促使教师和学生能进行双向沟通,进而也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与学效果。本文着眼于当前数学教学实际情况,就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给学生进行设问启发其思考学习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设问;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8-076-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课堂提问与设疑也有一定的技巧性。好的问题和启发性的质疑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加深其对课堂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并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气氛来促使学生能打开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其能系统的认识到课堂内容,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数学知识相对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问题, 但又不知道从何问起。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堂知识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产生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和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不断的循环中逐步的学习课堂数学重点内容。
        如在《测量》一课教学时,为促使学生熟练的掌握和测量有关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测量方法,教师可设置合理的情景来引发学生思考。在上课时教师首先要面带笑容的给学生讲课,尽量的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气氛。然后教师再以其熟悉的学习用具来导入课堂内容,如两个同学的铅笔用了一段时间变短了,然后问谁用的更快? 在比较长短后,有的学生提出问题:短了多少?这时教师可系统的给学生分别从毫米、厘米到米级单位等给学生作以全面的讲述,并适时的给学生教授测量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课堂上的测量知识给学生详细的呈现出来,也要从实践的角度引领其作以知识应用,如可分别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去测量数学课本、用厘米尺去测量书桌、用半截尺子去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等,要充分的打开学生思维,使其养成问题意识,并能初步的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数学知识点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也能加深其对知识点的认识。
        二、抓住问题重点,活跃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都是懵懵懂懂的,缺乏对知识点的全面认识,也难以抓住问题重点。


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课堂内容根据学生数学水平来将其分类,如可分为基础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 然后就重点内容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提升,充分的活跃学生思维, 使其更加清晰的学习和了解知识点,进而提高其课堂学习成效。
        如在《位置和方向》一课教学时,在上课前教师要先将教材内容进行分类,如从小学生的认知角度上来讲,位置和方向属于基础内容,其很容易理解;但相对位置的确定属于重点知识等。在上课时教师可先结合教材内容来给学生讲授基础知识,借助坐标仪来让学生理解如何确定方向和位置,同时也可逐步的给其融入距离的知识。在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坐标仪、位置与方向、距离等内容结合起来,以问题的形式来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如以班级为原点,花园在班级的什么位置和什么方向?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予以问题的方式来进行相应的提示,如第一步应该做什么、距离和方向如何具体确定等,要在给学生渗透课堂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的活跃其思维,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知识重点来以问题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理解和学习,能在较大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知识应用
        数学问题多来源于实际生活,而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来引领学生质疑和提问,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教师可予以指导,培养其在生活中的问题意识,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教学时,在上课时教师可先就实际问题和现象来引领学生分析,如实际中两地的距离和地图有什么关系?大部分学生都会想到比例的含义。这时教师可从位置确定、方向与距离比来引发学生思考,以问题来导入比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从西安到北京如何画出较为准确的地图、如何确定比例尺等。在引领学生解决为后,教师再从其他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如对于阳光下大树高度的计算,可提问学生计算方法和原理,要全面的带领学生认识到比例的意义,并了解具体的知识应用,教师也可以采用提问、质疑、提示、知识整理等多种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应用,在加强学生数学知识记忆的同时提高其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来引导学生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其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能在提高学生数学综合水平的同时发展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结语:在小学数学设计好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和质疑, 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发现新问题的意识,不仅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方案,紧抓课堂重点内容和学生心理来提问,充分激活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的基础上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数学教学的发展,从而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斯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9,000(006):164-164.
[2]韩亚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都市家教月刊,2018,000(009):77-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