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辅助——为“诱导性练习”在小篮球教学中正名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   作者:李莉
[导读] 阐述了小篮球教学中诱导性练习的概念及其优点,根据教学实际,对诱导性练习的应用与注意事项进行探讨,以达到促进小篮球教学的效果与质量的目的,同时丰富小学生的篮球的运动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李莉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摘要】阐述了小篮球教学中诱导性练习的概念及其优点,根据教学实际,对诱导性练习的应用与注意事项进行探讨,以达到促进小篮球教学的效果与质量的目的,同时丰富小学生的篮球的运动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诱导性练习;辅助性练习;小篮球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4-020-02

        小篮球是一项6-12岁小学生们体育项目中喜欢参加的体育项目之一,篮球项目的学习在小学生们身心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旨在为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孩子们提供运动机会,丰富他们的运动体验,提高他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而学校是小学生们主要的活动场所,体育课是其参与小篮球的主要形式。但是当下小学在开展小篮球教学活动当中存在诸多不足,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在小篮球技术的教学中,会存在个别动作对小学生的技术要求过高,难以在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数内学会,如:胯下变向运球、后转身运球、行进间上篮等。在有限的时间内,能使学生正确地掌握一定小篮球的练习技巧并运用自如,还是需教师不断去思考、探索的。
        这种情况下,根据主教材内容,设计出有趣、易学且合理的诱导性练习是当前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1.诱导性练习概念的解读
        通过中国知网(cnki.net)检索与百度教案发现,对于篮球诱导性练习与篮球辅助性练习概念混淆不清,我们常用的“辅助性练习”涵盖了主教材练习以外的所有的准备性练习、诱导性练习的内容等。这种张冠李戴将诱导性练习内容强加或误用在辅助性练习之下,导致在设计教学内容与目标时运用“失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在实质上两者也为独立的概念,作为体育教师不能混为一谈。
        通过百度名词解释,就能直观的发现,两者的不同。辅助性练习只是指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而采取的相关身体素质练习,强调的是能力的储备性。辅助性练习可以出现在学习主教材内容的前后,以及复习课中。而诱导性练习只是在体育活动中为正确掌握动作技术所采用的一种过渡性练习,强调的是过渡性与引导性,注重的是技术的迁移,多发生在学习主教材内容之前。
        2.诱导性练习在小篮球教学中的优点
        根据从2019年-2020年度进行的我校小篮球教学的实际情况表明,合理利用的诱导性练习进行教学,具有与传统教学不同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易学易反馈
        教学实践表明,应用诱导性练习教学后,学生能对较难的学习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表象,能按照动作的顺序、节奏较好地完成。教师能通过诱导性练习的各环节的学生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把控,有的放矢,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2.2激发积极性,提高自信心
        小篮球的技战术项目繁杂,再加上场地、课时等限制因素,当学生接触到较难技术动作学习时,往往会因自身技术储备不够或身体素质等原因,对练习的主教材内容、甚至篮球都望而却步,会出现抵触和消极情绪。这样的情况下,科学合理的应用诱导性练习,得到一个不一样的效果。诱导性练习是教师在小篮球新动作教学之前,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较难动作而采取的技术结构与所学身体练习相似,技术又较简单的练习。通过降低难度,简化学习过程,让学生更容易体验其动作的练习技巧、动作要领等,让学生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进一步掌握运用小篮球的教学内容。



        3.诱导性练习在小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篮球教学过程中,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和生理规律,根据每个动作的技术环节与动作要领,合理设计不同的诱导性练习方式。下面就将采用过的两类诱导性练习法,分享给大家以供参考。
        3.1改变器材设置法
        教师通过改变器材性质或着结构,以降低动作学习的难度,以便学生更快的体验到技术动作的要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建立自信心。这类设置法可细分为:简化器材和类化器材。
        例如:投篮是篮球运动中的一项关键性技术,是唯一的得分手段,对练习者的技术水平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篮筐少、练习密度与强度上不去、篮筐过高投不到乱扔等现象。故在投篮练习时可以简化器材,先将篮筐去掉,让学生直接对墙练习投篮,当动作熟练之后再结合篮筐进行练习。这样简化器材能帮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增加练习次数与密度,提高练习强度,身体素质也得到提升。还可以类化器材,将原有的对于中、低段小学生过高的标准篮筐,类化为不同高度,且多方向都可以同时进行的练习筐(如图一),以便不同年龄、不同身高、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可以体验到进球的喜悦,以提高练习的积极性与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规范投篮的手型、瞄篮点、发力顺序、出手点、出手角度等,不用为了投进标准篮筐而去破坏投篮的技术动作。
        图1:
        3.2分解动作技术结构法
        教师通过对较难动作进行技术分析,明确动作的重点与难点,以及提炼学生在完成此动作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和易犯错误。在不破坏技术动作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分解动作的技术“要害”,降低动作难度,简化学习过程,为主教材铺垫,再由易至难逐渐调整难度,再结合实战体验,以达到建构完整的技术动作体系。这种靠分解动作技术结构从而达到练习目的的诱导练习法,适用于大部分小篮球的技术动作教学,且效果显著。
        例如:后转身运球在篮球比赛中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运球进攻方式之一,对练习者的球性、协调性、灵敏性等各方面要求高,在实际教学中就存在一定难度,常出现学生手脚不协调、后转身幅度不够、转身后不会换弱手运球等现象。故在练习后转身运球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进行无球的后转身脚步练习(如图2),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中枢脚与后撤脚,体会到脚下发力过程与身体重心的移动轨迹。当脚步熟练之后再进行持球的原地半转身模仿练习(如图3)。这一步还可以根据学情细分为:拉引放球练习→拉引换手练习→拉引换手运球的同时移动中枢脚。逐步加大难度从半转身过渡到全转身的练习,从原地过渡到行进间,从行进间过渡到设置障碍(高度、间距等障碍)。伴随学生运球转身能力的提升,以及篮球运动的特性——对抗性与转换性,可适当加入有消极防守的拓展运球练习。整个教学流程下来,利用诱导性练习教学,能使学生达到甚至超过一定的预期目标。
        图2:                   图3:
        4.结语
        诱导性练习不等于辅助性练习,是一种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行径,起一个支架的作用,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呈现,不混淆于辅助性练习。科学合理的应用诱导性练习,可以简化教学过程,易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给教师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运动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笔者坚信随着小篮球运动的不断推广与发展,诱导性练习也将不断完善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张伟民.浅谈如何精心设计体育课时计划的核心要素[J].拳击与格斗.2019,(22).
[2]高卫哲.刍议诱导性练习[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9):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