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月   作者:杨彪
[导读] “问题导学”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中生思维的发展。通过问题的设置以及提问,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最缺乏的就是思考能力,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着重于知识的讲解,使学生主动思考的空间不断缩小,从而使其降低对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教师要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使高中生得到综合性发展。

杨彪   安徽省凤台县第一中学  232000
【摘要】“问题导学”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中生思维的发展。通过问题的设置以及提问,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最缺乏的就是思考能力,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着重于知识的讲解,使学生主动思考的空间不断缩小,从而使其降低对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教师要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使高中生得到综合性发展。
【关键词】问题导学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8-128-02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现状与课堂效益提高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教育工作者亟须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跳出来,构建更加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而问题导学法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问题导学法是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以引导为桥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重点强调了学生在知识探究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平衡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基于此,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有必要积极研究问题导学法的积极作用,并结合课堂教学展开实践。
        一、问题导学法的概述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以对话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且这一教学方法就是借助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利用所学的学科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去解决相关问题,其更加注重学生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这一方式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改变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抽象性,高中教师若想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问题导学法,可以先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将问题与课本知识结合在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还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较为宽泛的范畴,供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最好增加一定的趣味性,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更便于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整个数学教学的效率。此外,高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时,还需要对这一教学方式予以全面深入的了解与掌握,并且要根据具体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创设出合理的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相关问题,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其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问题导学”实施现状
        在当前的教学中,学校以及教师对新课改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授课时也着力改变原有的授课的模式,在对知识进行讲解时,也会由点到面,对知识内容进行相应的延伸,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是高中生缺乏互动交流机会。在其思考结束后,教师一般会采用两种方式对问题加以解决,一种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思考成果,另一种是,直接公布答案,使其自己验证自身的猜想,无论是哪一种都有忽视了学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性。由于基础与知识接受能力的不同,使高中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同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会使其取长补短,使思维得到拓展,同时自身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对问题导学法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的反应速度很慢,参与讨论和思考的学生不多,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此,教师应对改善策略进行深入挖掘,并结合具体学情以及学习的兴趣,开展多样化的授课活动,在巧妙地设置问题,在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使其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三、问题导学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科学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导学
        学生进行提前预习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预习能够促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问题导学法则可以在对学生讲解数学知识之前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借助趣味性的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数学知识,这样则能够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若是教师设置出来的引导问题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就会变弱,从而导致数学教学的被动性,影响教学的实际效用。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解《指数函数》这一数学知识时,可以借助细胞分裂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细胞分裂情况是1个变2个,2个变4个……以此类推。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置这样的问题“拉面师傅在拉面时,拉面的根数是如何变化的?利用数学式怎么表达?”学生在面对这样的问题,能够产生较高的探究欲望,使其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对指数函数的理解。
        (二)巧妙设置层次问题,启迪学生数学思维
        以“椭圆”的教学为例,教师先在课件中出示一组图片,包括:椭圆形的镜子、橄榄球、碟子和丰田车标等,提出简单问题:这些图形该如何称呼?学生知道是椭圆。然后教师利用椭圆工具在黑板上演示:把绳子的两端用图钉固定,使绳子长大于两定点之间的位置,用粉笔拉紧绳子且在黑板上慢慢移动,勾勒出一个椭圆。提升问题层次:椭圆上的点有什么共同点?指引学生结合观察经验发现两定点间的距离等于定长,师生一起归纳出椭圆、焦点、焦距的定义。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圆的方程建立过程,继续提升问题层次:类比圆的方程,椭圆的方程该如何建立?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索椭圆的方程,实时加以引导,使其得出椭圆标准方程的特点。
        (三)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有利于促进课堂合作探究
        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高教学效果。在问题导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思考、议论、展示、评价等环节设置探究点,在探究点中呈现问题,教师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探讨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具有了方向性。教师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出发进行自主探讨,并要求学生针对问题展开组内交流,并展示交流成果,教师最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点评。例如在研究三角函数周期性的过程中,教师给出问题:函数y=|sin2x|(x∈R)的最小正周期是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通过绘图阐述。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纷纷加入学习小组之中,并彼此交换意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提升了合作探究能力。
        (四)以“问”带“导”,加强知识迁移
        高中数学知识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思维性,但是知识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以人教A版高一数学《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为例,在对本知识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先抛出问题,比如:同学们请回忆一下所学习的有关实数的知识内容,实数之间的关系有哪几种?从而引发思考,并回答:“实数有相等和大小关系。”再问:“由6=6、6〈7、6>4等,你会想到集合之间有哪些关系呢?”从而引导学生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并且由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出发,推理出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主要包括: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使其通过类比推理以及知识迁移,加深对集合间基本关系的理解,强化记忆,为教学效果的稳步提升做铺垫。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始终拥有明确的思考方向,使其在讨论和互动中思维变得愈加活化,全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鹍.问题导学法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探析[J].新课程,2021(08):126.
[2]胡剑.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研究[A].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十四五”成都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21:3.
[3]郜鹏.浅析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家长,2021(01):125-126.
[4]张景岭.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20(19):75-76+79.
[5]焦玉梅.高中数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20(16):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