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荣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月   作者:王荣
[导读] 数学是与我们实际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年龄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学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的掌握知识内容,熟练的运用相关的知识,提高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王荣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新区小学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数学是与我们实际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年龄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学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的掌握知识内容,熟练的运用相关的知识,提高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学具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8-121-01

        引言: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为后期的学习活动打基础的,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教师我应该重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意识、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等内容。但是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够程度,也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见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转变教学方式,充分的利用学具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认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并且还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很少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大多数都是教师在反复的讲解知识,导致学生在反复的听的过程中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兴趣逐渐的降低,并且注意力也不够集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长期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的进行分析探究,对于知识的掌握也不够牢固,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教师忽视了学习氛围的重要性,没有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也没有做好教学环节的创新,忽视了学具的重要性,这些都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2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利用学具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充满好奇心的年纪,对于身边的事物总是会有很多的疑问,能够主动的进行探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课堂中有效的运用学具,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是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乐趣,主动的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中的“1~5的认识”为例,教师在讲解1~5的数字时,不要过于急切地直接进入数字讲解的主题,而是应当将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考虑在内,引导小学生运用手中与特定数字表达的数量相一致的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例如学生针对数字“2”可以摆出教师批改作业时的“差号”和“对号”,用3根小棒可以摆出三角形,4根小棒可以摆出四边形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提出特定的一个数字提问学生该数字是由哪几个数字组成的,在学生之间形成一定的竞争,这样就可以将抽象的分析和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操作和学生主动验证理论知识,无形中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欲望,使学生不仅认识了数字本身,更认识到单个数字的组合意义,即每一个数字都可以用其他的数字之和或者数字之差表达出来,为更好地展开加减运算打下基础。
        2.2利用学具帮助学生在思维认知上透彻理解新知识
        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纯粹理性化的公式计算,其中也包含思维上的感性认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不能够局限于表面,而是应当在形成感性认识的前提条件下,透过表面现象探究本质内涵,并找出特定的规律性内容。在讲解新的知识点时,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如果直接向学生讲述理论知识学生并不能够完全理解,而在此时运用学具就可以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巧妙结合,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主要有以下两种学具操作形式:(1)验证性操作形式,学生通过运用学具来验证教学中提出的假设性问题是否成立的操作就是验证性操作形式,在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提出假设,这种假设是对未知知识的一种猜测,而这种猜测正是开展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探究心理的表现,每一项理论知识的诞生都是在猜测中逐渐萌芽并最终成型的,从小学时期开展重视利用学具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心理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学具的应用无疑为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供了良好的触发点;(2)发散性操作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性操作形式重点突出的就是操作方式的多样化,运用各种多样的操作方式来得出一致的结果,并从众多操作方式中找寻出最佳的操作方式是现代教学开展的重要思路,这样的操作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使学生能够在拥有自己想法的基础上直接在实践中进行操作,推动思维在不断地操作应用中得以完善。
        2.3鼓励学生自制学具,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小学生与外部世界的事物接触较少,整体来说,其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其内容更是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说如果不借助外物的辅助和引导,小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数学教学中的理论知识的,对于知识的学习最忌讳的就是形成一种固定思维,导致他们对于知识的学习逐渐僵化。在运用学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制能够对理解理论知识产生积极作用的学具,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操作实践,赋予课堂教学更多的活力,进一步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中“图形的变换”为例,教师在讲解“轴对称”和“旋转”时单纯依靠教材,学生不能有效地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能充分表现出“轴对称”和“旋转”图形特征的学具。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就会在脑海中主动根据理论知识的描述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型,进而落实到学具制作中。在学具制作完成之后,学生再用学具的演示来验证自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加以巩固。
        结语:
        总之,教学中使用学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时,突出了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突出了情感体验和领悟,是学生整体素质生成的基本途径,是教法与学法的改革,是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引入学具让学生快乐学数学[J].周士福,王太锋.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5)
[2]合理使用学具提高学生数学素质[J].王辉.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