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月   作者:王莉
[导读] 我国进行新课改之后教育的目标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育不再单纯地把成绩为评判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更加注重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更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我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历史,有很多值得传承的优秀道德品质,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是学校教育的职责。小学是打基础的基础阶段,此阶段的小学生可塑性强,是向他们传授道德法治的最佳阶段,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此阶段,将学生培养成知法懂法、知礼

王莉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村中心学校  2417118
【摘要】我国进行新课改之后教育的目标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育不再单纯地把成绩为评判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更加注重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更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我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历史,有很多值得传承的优秀道德品质,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是学校教育的职责。小学是打基础的基础阶段,此阶段的小学生可塑性强,是向他们传授道德法治的最佳阶段,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此阶段,将学生培养成知法懂法、知礼懂礼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  小学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8-120-01

        引言:小学教育是义务教务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强、思想与观念都还未成熟,教师要充分把握并将正确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了解、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借助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素质,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成为道德素养高、对社会有贡献的全能型人才。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讨论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现状
        (1)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学形式单一
        新课改倡导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担任辅助学生学习的客体角色,这种教育观念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实施到位,教师成为课堂主导的现象仍然存在,更甚者少数教师照本宣科传授学生知识,没有新意。学生也是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意识,只是机械地接受,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教师上课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
        少数教师仍将成绩当做评判学生能力的标准,忽视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价值观还未系统建立起来的小学生。因为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不重视,教师自然就不会花心思思考如何调动课堂氛围,也不会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错误的教育观念,需要更正。
        (2)课堂缺少有效沟通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沟通,但是有少数教师没有给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机会,采用“你教我学”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不会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就会让课堂显得沉闷。这样枯燥的教学环境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就不会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这样课堂就缺少了有效沟通,就不能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兴趣。



        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方式
        (1)将教学目标与教学案例进行有效结合
        以小学教育为例,要想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就要将教学目标与教学案例相结合,教学案例也要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进行,但是为了保障案例能够针对性地让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教师可以将案例进行适当的转变,但是要谨记教学的案例必须与所学内容相融合。例如在学习《我爱我们班》这篇课文,教师就可以利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把自己教导的班级当做例子,可以提问学生什么样的行为是爱班级的表现?如果是你,应该怎样爱自己的班级呢?这样的提问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让学生意识到怎样的行为是正确的、是良好品质的体现,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美好的品质。
        (2)运用小组进行教学
        小学生好动、贪玩、喜欢交朋友,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样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在上课前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之间组成小组,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言论自由,更好的发散自己的思维。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健康安全的话题时就可以举生活中具体的事例,如灭火器的作用、使用方法;没有灭火器,发生火灾怎么办等问题,教师就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让他们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探究,讨论结束后教师就可以让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发言结束后教师就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灭火器的妙用”的价值与意义,教师再进行总结。这样的将案例与视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道德与品质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
        (3)举办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目的就是让三观还未形成系统的小学生明白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如果教师还采用古旧的“你教我学”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这样的课堂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教师要学会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举办以“道德与法治”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情景剧演示,可以是以交通规则、校园好人好事为情景剧的主题,可以让学生扮演司机、交警、路人,让他们模拟过马路,过红绿灯的场景;最后让其他学生观看之后发表自己对文明与法治的见解。这样的主题活动从生活实景出发,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4)运用多媒体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师在讲解《这些是大家的》的课程时,就可以在网络上搜集那些文明以及不文明的行为,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视频,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观看结束后询问学生的感受,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并且告诉学生要做文明学生的重要性。
        结语:小学道德与法治是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具有美好品质的重要课程;小学也是学生培养各项能力和意识的关键时期,所以让小学生学习道德与品质知识非常重要,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教师在上课期间也要注重结合学生的性格、生理与心理特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教学,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登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20(48):135-136.
[2]封尊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才智,2020(04):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