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小学古诗教学的课堂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月   作者:朱坪
[导读]

朱坪    四川省宜宾市崇文实验小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8-198-01

        新语文教材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部编版”语文教材,小学古诗文占所有选篇的30%!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古诗文出处和体裁也更加多样,出处涵盖从《诗经》到清代诗文等各个时代的优秀作品,体裁也非常广,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收录。这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小学古诗的课堂教学要注重对内容的整体理解,以读为本、熟读精思,引导学生全面感知。我们要深入挖掘课堂教学内涵和不断拓展的外延因素,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古香古色、纯朴典雅、含义深刻的特点。
        一、以读促学、熟读知义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以读为本、熟读精思。看似简单的一个汉字“读”却饱含着无穷的教育智慧,因为“读”的过程本身就一直潜移默化地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解吸收—记忆积累—转换创新”。无数的语文教学专家声称,“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以“读”为本组织课堂教学,教师方法指导得当,教学效果就显著。古诗中单音节词多,且用法灵活,比现代汉语更易于编排语句的节奏。古人也更讲究吟诵,“之乎者也”这些语气助词就是他们为了让声音更整齐和韵味动人的代表。
        读通全文是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前提和基础,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但要求学生读得正确,不加字漏字错字,还要求读顺畅,读出韵味,读出抑扬顿挫,读出共情,读出感同身受,读出身处其中。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通读顺,自然就拾得其中乐趣与惬意。 读古诗,老师要指导学生读好停顿。朗读的停顿是检验学生读懂文章的重要体现。
        以三年级上学期《赠刘景文》古诗为例:
        一初读古诗
        ①学生齐读古诗②正音:擎雨盖   菊残    傲霜枝   橙黄   橘绿③古诗中有哪些熟悉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在诗中圈一圈。④全班交流答案。⑤听古诗范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二再读古诗
        ①学生齐读古诗②你喜欢哪句诗?猜猜作者最喜欢哪句诗,并勾画下来。
        ③全班交流答案,说说理由。(“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时节,是一年中最好的光景。)
        ④补充诗句。注意生字的结构:“君”:中间横长,左撇舒展,口字紧挨。“橙”:右边是“登”,示范书写。
        三深读古诗
        学生齐读前两句诗。②图文结合,理解诗句,感受秋末时节的景色。
        四再读古诗。



        整个过程不但让学生切实掌握停顿的规律、方法还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提升古诗朗读素养。 形式丰富的读是学习古诗的法宝。教师示范读、全班读、师生共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掌击节奏读、配乐读、伴动作读等,根据教学文本特点和学生学情采取相应的朗读方式。这个环节是循序渐进的,从教师范读—学生讀—多形式读,这样层层递进,让学生会读。
        二、巧问妙答,理解深意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因此,古诗课堂教学中,根据重难点巧妙设问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握古诗的关键点或者理解难度较大的句段,巧妙设置问题,适当地点拨、讲解,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思考,提出自己的理解。
        如,在《赠刘景文》的教学中,笔者从课题“晴雨盖”和“傲霜枝”两词入手,抛出如下问题:
        1.秋末时节的荷花和菊花,都已经凋谢。从哪些词能感受到它们的不同呢?勾画出来。
        2.作者更赞赏哪一种花呢?从哪些词能体会到?圈一圈。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理清古诗的重点和深意。学生能够易如反掌地找到答案,并在问题的引领下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三、群文阅读,体味诗情
        如教学《赠刘景文》时,抓住作者的生平。欣赏苏轼乐观豁达的诗词。
        ①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译句: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
        ②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译句:驾着小船从此离去,就到江海中度过未来的岁月吧!人在失意或是对眼前生活感到厌烦时,总会盼望脱离旧环境,到一个新地方去享受一下自由逍遥的人生。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译句: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通过多文本的对比,了解作者内心的情意。
        四、拓展延伸,举一反三
        《语文新课标》提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这就是传统语文教学”教材无非是例子的最好发展。因此在古诗教学的基础上扩充课外知识,扩大古诗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积累更丰富的语言材料,建立与学生生活、知识能力水平相结合、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我们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浅层次的认识理解上,更重要的是不断创新,习得更深层次的思想教育。 学习古诗,学生在对课内古诗的认知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和类比迁移,进行比较阅读、同类阅读等,因此能做到举一反三。
        总之,在小学阶段古诗的教学是个重点,需要我们灵活地运用多种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由传统的教师讲解授课方式改变为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方法自主理解感悟,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延伸中学习,更好地帮助他们提高小古文阅读能力,爱上古诗,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夯实基础,让学生终生受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