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王子硕
[导读] 《乡土中国》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科学著作,兼备很高的论文写作示范价值。初中语文教材中并未选入这样的社会学著作,对于刚入学的高中生而言,对《乡土中国》的阅读或仿写都颇具挑战性。

珠海市第三中学  王子硕  519000
 
摘要:《乡土中国》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科学著作,兼备很高的论文写作示范价值。初中语文教材中并未选入这样的社会学著作,对于刚入学的高中生而言,对《乡土中国》的阅读或仿写都颇具挑战性。本文就《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提出以下几点思考: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如何?在教学时的主要工作有哪些?结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的教学要点,本文探讨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主题学习方式,并提出了新的方法与策略,即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阅读习惯,明确学生的读者、学习者地位。
关键词:《乡土中国》阅读理解;学习者;教师任务
        引言
        近年来,整本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目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文学名著多,学术专著少;方法上读写结合少,综合能力培养少;论著和报告评价多,实践活动少、综合性和自主性不足等。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
        通过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观察,常见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评价;第二,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安排作业,如按《乡土中国》14个章节逐个提问,学生在“刷题”的同时完成阅读;第三,教师根据相关经验设计情境任务或活动,驱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完成任务。
        第一种情况由于缺乏有效的导读,学生的学习能力往往得不到提高。第二种情况会导致阅读的“碎片化”,尤其对社科著作,仅仅依靠刷题模式,有悖于整本书阅读的初衷,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收效甚微。在第三种情况的任务驱动下,教师虽然能够起到引导阅读的作用,但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达不到新课标对学生进行基本学术论文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即探索整本书的阅读路径,构建整本书的阅读体验,也难以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方式。在上述三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时候是学生学习的“监控者”,学生更像是整本书阅读的“研究人员”。而“研究人员”则应侧重于从专业的角度阅读,提出并研究学术相关的专业问题。教师不应将整本书阅读教学简化为“任务-问答-刷题”的模式,而应面对每个学生各不相同、差异化的阅读兴趣、习惯、方法的实情现状,因应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施以引导[1]。
        二、整本书阅读的目标教学
        在整本书阅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当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分享阅读体验并撰写笔记,学生应当锻炼自己的能力、借助老师所教的内容以独立思考并拓展。而身为教师则应在整本书阅读之前提出主要的学习目标,并组织学生开展课上和课后的学习活动,以此来引导学生对话并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时也应与教师讨论,以寻求解答。在阅读《乡土中国》时,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


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设计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发现阅读整本书的成功经验,及时组织讨论并分享。在针对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中,应将学生定位为“读者”、“学习者”,而非将学生视为有较高要求的“研究者”。所谓“读者”,应通过阅读整本书而理解书的总体内容即可;而所谓“学习者”,则应能够从阅读中获得一些经验,举一反三,建构自己的阅读方法。
        三、《乡土中国》整书阅读教学的实施
        在进行《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习惯及学习情况,规划出相应的教学方案。例如在语言学方面,应根据著作原文加强语言分析和语言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在思维方面,应通过阅读原著和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梳理阅读方法,建立自己的阅读模式。在价值观方面,应引导学生树立阅读信心,掌握一定的阅读规律,鼓励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有所反思,总结阅读《乡土中国》的相关经验。在阅读《乡土中国》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设计展示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他人经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筛选、比较、归纳等思维技巧,增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融合[2]。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阅读学术著作时应注意在思考与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当今中国社会仍处在转型期,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传统和现代的交织转换皆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乡土中国》中的乡土社会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20世纪40年代中国乡村状貌的思考之可能、之契机。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书中所述的学术研究方法,结合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学习任务群,观察、访问、了解其家乡传统习俗的形式与特征。这些传统习俗对社会的发展往往起着不可估量甚至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革,其中一些传统民俗即将消失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身处在这样的历史转型期,对《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之延展亦可聚焦于某个具有乡村特征的关键词,如方言文字、古建筑、礼仪习俗、器物古迹等,通过走访、参观、搜集影像资料以及相关的调查,从而完成社会实践报告,以更好地达成新课标中对学生应具备基本社科论文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阅读深度超过初中语文教材阅读难度的经典社科学术著作,培养学生针对社科著作的思辨乐趣。《乡土中国》作为阅读社科学术著作入门之典范,我们认为教师是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伙伴,首先学生应依靠自己的现有能力完成阅读和思考。如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歧义或障碍,则应鼓励学生与人分享所得和所惑,教师再适时地给予阅读支持与思考引导,如此才可能以学生作为阅读者、阅读主体的前提下,借助教师的帮助从而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跳出以教师的阅读主导学生阅读的教学困境。
参考文献
[1]刘志江,张秋玲.《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J].新课程评论,2020:25-31.
[2]陆平.《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及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39-40.
本文系珠海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跨媒介视域下的学术著作类整本书阅读——以《乡土中国》为例”(课题编号:2021ZHGHKTG14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