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对中职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郭俊琪
[导读] 方特色传统文化,是范型化了的母语中的母语,是身处该地域中的人们引为自豪的精神之家,而中职学生正处于教育和发展的最佳时期,传承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树立中职学生文化自信,也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中等专业学校  郭俊琪  342100

【摘要】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是范型化了的母语中的母语,是身处该地域中的人们引为自豪的精神之家,而中职学生正处于教育和发展的最佳时期,传承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树立中职学生文化自信,也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文章结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学校的实际,转变观念,设计有针对性的人文课程,并拓展人文教育途径,提升人文教师素质,创新校园环境,从而促进中职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成为德才并举并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关键字】中职生,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我国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支撑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发展的主力军。2020年,职业院校更是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提供了70%以上的一线新增从业人员。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中职生人文素质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的现象,这样就不能实现社会和企业的快速发展。《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并要求把传承传统文化贯穿到日常的国民教育当中。中职院校要对《意见》进行认真体会和理解,根据自身育人的原则和要求,不断丰富传统文化资源,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种途径,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成就一个人才”不仅仅是培育学生技能,而是全方位的育人,既有知识技能的传授,也包括道德素质的培养。既让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能工巧匠,还要让学生成为懂得内心需求并胜任自己职业岗位的人;在发挥自己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与人很好地交往,处理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为此,中职学校要转变观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长。具体来说,培养中职学生不仅是要教授其专业知识,更是一个全面育人的过程。具体的培养方向,提倡对以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传统伦理不断进行研读和感悟,引导学生养成自律的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化自信力;
        一、传承创新,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课
        “人人是课本,处处是课堂”,学生文化自信提升的主渠道是课堂。中职学校要在“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的精神指引下,进行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发扬与继承,围绕“核心思想理念”“地方传统美德”“地方人文精神”等方面进行课程的整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引导,从而提升教育实效。  
        首先,要把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纳入到的教学计划中,根据师资力量的情况,开展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必修课,要开足、开齐课时,保证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学习。例如,每周要开展1-2节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经典研读课,由学校专职教师上课,真正让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课程融入到课堂中,到期末还要组织相应的考试,对学生进行考核。
        其次,要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聘请本地特色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地方传统技艺能手、地方历史研究员等专业人士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感知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力。



        二、创设参与机会,提升学生的自豪感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把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汲取营养,体会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力。
        一是加大校内的宣传力度。通过学校的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校园报纸、校园刊物、校园展板等渠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知识渗透。
        二是举办地方特色文化展示活动。通过文艺汇演、作品展示、短视频制作、快闪等形式,组织学生向社会展示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成果。
        三是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优秀传统企业。到品牌信誉高、有一定地方文化特色和竞争力的老字号企业进行学习和讨论,从而实现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四是组织文化研学活动。让学生在畅快的旅行中感受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到有纪念意义的地方,如参观革命根据地、红军遗址等,让学生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奋斗历程,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担当、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政策倾斜,调动人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教师在受到充分有效的激励后,往往能以舒畅积极的心情投入工作,创造出高质量高效能的工作成绩。中职学校一定要创造条件和机会,积极调动人文课程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升教学的实效。学校对人文教师在工资待遇、晋升职称、评先评优、参加培训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有利于提升人文教师的地位、提高人文课程教师队伍质量、促进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全面开展。
        “每一个老师都是一本流动的德育教材”,学校还要对教师进行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知识的培训,鼓励教师进行传统经典的阅读,参加各种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活动,继而帮助教师不断丰富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知识,加强对地方特色传统文化魅力的感悟,进而提升师德修养,让教师的言传和身教融为一体,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赢得学生的尊重。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人文课程,感受地方特色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
        六、结语   
        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矢志不移地继承与发扬。中职学校要转变观念,要让学生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齐头并进,只要这样,才能实现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中职学校要对人文课程进行设计与调整,开展丰富多样、趣味盎然的德育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亲身体验,使他们获得最真实的感受,逐步提升中职学生的文化自信,把中职学生培养成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功能型人才,从而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有生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增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9 (006)  
[2]邹德军.职业院校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教学方式的探讨[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0,18(04):32-34.
[3]孔凡娟.在批判与反思中前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探微[J].济宁学院学报,2020,41(04):101-108.
[4]刘志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学校教学过程的思考[J].辽宁教育,2018(22):44-46.
[5]尹静.论校本课程开发中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5-16.
[6]倪惠.新时代中职学校文化自信教育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1):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