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牛琴
[导读] 小学阶段课程中数学属于重要的内容,学习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与运算能力。新课程改革后培养学生数感成为关键内容,这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南京市软件谷小学  牛琴  210000

摘要:小学阶段课程中数学属于重要的内容,学习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与运算能力。新课程改革后培养学生数感成为关键内容,这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谓数感其实就是理解数,理解抽象和具象之间关系的能力。数感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以期能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培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普及,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感与符号感已经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从概念上分析,数感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解和运用数学时,一种主动、自觉的意识,在不假思索的状态下,就可以很自然地分析出数学问题的核心所在,这种潜在能力即为数感;从教学中分析,数感是一种经过长期训练而建立的素养意识或思维,它可以将数学概念、数学运算、现实问题相联系,是一种具有策略性质的个人能力。
       一、及时更新教学认知内容
        作为数感培养活动的发起者,教师自身教学认知水平决定了数感培养工作的质量上限。因此,在开展具体数感培养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借助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学习与数感培养工作相关的教育理论与对应教学案例,拓宽自身教学视野,丰富专业教学知识技能储备。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针对实际教学情况,构建新型数感培养内容或形式,与自身教学工作有效联系,进而针对数感培养在数学教学工作的作用机制,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课堂教学与数感培养工作的动态协同发展,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内容与数感培养工作的交替穿插过程中提升自身数学思维敏感性,进而在长期教学影响下强化自身数感,并通过不断应用其处理具体数学问题,巩固数感培养工作成果[1]。除此之外,教师也应与其他教师针对数感培养工作进行分享交流,通过借鉴不同教学展开方式,结合上述工作内容,逐渐摸索出适用性较强的数感培养方式,不断完善相应培养环境,持续对学生施加良好教学影响。
        二、以生活体验为启蒙,积累数感基础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和生活之间具有紧密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用学生的生活体验,构建真实情境,让学生从身边最熟悉和了解的事物、关系或事件中,体会数学的存在,感受数字的魅力,从而逐步积累对数字的感受,形成数感的基础。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10至20各数”时,笔者构建了一个生活情境。首先,笔者让学生回想自己去游乐园时的情景,唤醒他们对游乐园的记忆;其次,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学生在游乐场游玩的画面,并提问:“你们能不能和老师一起数一数有多少张呢?”学生立刻开始用手指指着画面数数。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将数字与图片中的信息建立了直接关系,在无形之中培养了数感。
        三、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数感理念
        教师要注意加大力度引导与启发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增加其知识与能力。导课环节也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在引入课题时可结合故事或趣味性的事情引入,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其在学习中自主思考问题与回答问题。比如,笔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导课:“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之后我们还学习了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现在我们开始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之后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题目,如135×36=?367×21=?139×53=?之后邀请学生到讲台上写出计算过程,同学们跃跃欲试。


比如,有同学在计算第一道题时将36分成30和6,先用135×30,再用135×6,最后将得到的结果相加,这个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提升其对数感理念的理解。
       四、创造自主学习思考空间
        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内容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数学课堂。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数感时,应注意为学生创造一定的自主学习思考空间,以此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提升数感培养工作内容的渗透效率。教师具体可通过增加小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达到上述教学目标。一方面,教师可借此将项目教学法与小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蕴含课堂知识点的生活情境,并以该知识点的挖掘与案例仿照设计为项目主题,令其以小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以此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自主仿照设计案例,感知数学知识内容,理解其适用环境与条件,提升数感。另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组内沟通交流,提高数学思维碰撞频率,令其在项目探究指导下,结合其他组内成员的发言内容,以更全面的思维层面审视课堂知识内容,提升数感。
        五、有效利用师生互动
        教师应重视师生互动在学生数学思维启迪,以及数学嗅觉训练方面的作用。教师可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特定问题,以活动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在引导其按照正确思维发展方向转化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通过与学生平等沟通,拉近师生距离,提升其思维活跃性与知识表达欲望,令其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当中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阐述,提升其数感水平。同时,教师也可通过调换师生角色,令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向教师提出问题,由教师负责解答。通过该教学方式,教师可利用逆向师生互动的形式,促使学生主动挖掘身边的数学知识,令其以知识传达者的姿态,运用数学思维视角分析身边事物,有效提高其数感水平。
        六、以现实问题为途径,升华数感观念
        数学的学习应最终落实在实际问题中,数感同样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现实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升华对数感的认识和观念,意识到数感在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如在教学六年级“比例”前,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冯老板与张老板合伙做生意,冯老板出资6万元,张老板出资4万元,两人共同完成一笔业务后,共赚取净利润5万元,请问这5万元该如何分配呢?”这个问题刚刚提出,立刻有学生回答:“六四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利用了数感完成运算。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至关重要,这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将数感培养工作系统化,提升其全面性与科学性,为学生创建多元化学习发展环境,使其在多重教育影响下,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林蕊馨.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感的思考[C]. 北京市教育学会.北京市教育学会2018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北京市教育学会:北京市教育学会,2018:72-76.
[2]张晓昕.让“被忽视的演员”变回“主角”——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1):85.
[3]沙海华.课堂内外学数感  启蒙开智促发展——浅谈小学数学学生数感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13(12):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