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风治验3则

发表时间:2021/7/23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6期   作者:王宪国
[导读]
                 王宪国
   (绥化市北林区王宪国中医诊所;黑龙江绥化152000)
    
【摘要】目的:运用平肝潜阳、疏风清热、祛风散寒,等方法,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治疗顽固性头风,通过临床经验总结,中医辨证治疗头风值得临床研究。结论:通过临床经验总结和辨证论治相结合治疗头风有较好的疗效,且起效快、费用低、无副作用、用药方便,无禁忌证。
  【关键词】:头风;辨证论治;经验总结
   头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常久治不愈反复发作,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都不明显,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对治疗此病有着较深的体会,主要通过临床准确辨证,抓住主要证候,用药精准,才能起到临床意想不到的疗效。现举验案3则,先介绍如下。
1  血管神经性头痛
李某,男,36岁2020年6月初诊,头痛反复发作5年余。5年前突然头痛,因情绪刺激引起,整个头部剧烈疼痛,伴呕吐,口干,心烦易怒,记忆力下降,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多次口服西药效果不明显,诊见:形体瘦弱,精神萎靡,夜寐不宁,胁痛,口苦,二便尚调,舌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证属肝阳上亢型头痛,治宜平肝潜阳止痛。处方:柴胡15g半夏10g黄芩15g天麻15g钩藤15g栀子10g牛膝15g石决明30g杜仲15g泽泻15g生地10g白芍10g菊花15g甘草10g七剂水煎服,日服一剂早晚温服。口服七剂后头痛明显减轻,继续服用七剂,症状消失。随访五年未见复发。
按语:本例头痛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由于患者情志抑郁化火,耗伤肝肾之阴,以致血不养肝,肝阳上亢,肝火上扰头部而至头痛,表现为整个头部剧烈疼痛,头胀痛而眩,心烦易怒,胁痛,夜寐不宁,口苦,舌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本方重在平肝潜阳熄风,对肝阳上亢型头痛可获良效。柴胡、半夏疏肝化痰,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黄芩、栀子、菊花清肝火,牛膝、杜仲补肝肾,生地、白芍滋补肝肾,泽泻清利湿热,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化痰,养血敛阴,平肝潜阳止痛之功效。
2   三叉神经痛
沈某,男,42岁,2020年10月初诊。右侧颜面部阵发性疼痛2年余。

头痛如针刺样剧痛,伴有局部发热感,每天头痛发作四到五次,每天持续1~5分钟不等,常因饮食、刷牙、说话而诱发,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口渴欲饮,面红目赤,便秘溲黄,口干,舌红苔黄,脉浮数。曾在某医院住院治疗,服多种西药无好转,而转中医诊治。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证型属于风热头痛。治以疏风清热,通络止痛,方用芎芷石膏汤加减。处方:川芎15g白芷10g羌活10g生石膏30g黄芩10g大黄10g柴胡10g升麻5g防风10g全蝎5g乌梢蛇10g钩藤10g甘草10g。6剂,每天1剂水煎服。药后疼痛减轻,继续服用15剂后痊愈。随访5年后未见复发。
按语:中医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与外感风邪阳明里热有着密切的关系,外感风邪上犯巅顶,阻滞清阳之气运行,清阳不升,气血运行不畅而产生头痛,故前人又称为头风。本例患者头痛而胀,偏于一侧,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口渴欲饮,面红目赤,便秘溲黄,口干,舌红苔黄,脉浮数。证属风热头痛,治以疏风清热,通络止痛。方中防风、川芎、白芷、羌活疏风止痛;生石膏、黄芩、大黄清阳明里热;升麻、柴胡引药上行直达病所;全蝎、乌梢、蛇钩藤止痉活血通络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风邪清里热,通络化瘀止痛之功。
3    枕神经痛
田某,女,54岁,2020年8月初诊,反复发作后枕部疼痛3年余,平时伴有颈项强痛,头晕耳鸣,头痛起病较急,其痛如破,连及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常喜裹头,肢体酸楚,口不渴,苔薄白,脉多浮紧。求治于中医,诊断为枕神经痛,证属外感风寒型头痛。治宜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方用葛根汤加减。处方:葛根20g桂枝10g白芍10g麻黄6g生姜10g大枣10g防风10g羌活5g蜈蚣2条天麻10g甘草10g。每天1剂水煎服,服6剂后头痛减轻,连续服15剂后症状消失,随访5年未复发。
按语:太阳为一身之表,其经脉上行巅顶徇项背,后头部。风寒外束,邪客余太阳经脉循经上犯,阻劫络道,故后头痛连及项背;风寒束表,卫阳被瘀,故恶风寒,肢体酸楚;寒为阴邪,得温则痛减,故喜裹头以缓其痛;风寒外客,津液未伤,故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乃风寒在表之证。方用葛根汤加减。方中葛根、桂枝发表解肌;麻黄、羌活、防风疏风散寒止痛;白芍、生姜、大枣养血和营调和营卫;蜈蚣、天麻熄风止痉通络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风解表散寒,通络止痛的治疗原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